中文速录高级阶段培训教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重的斧头,把歧视砸碎。 这个过程很艰难也很漫长,但只有经过这样的历程,你的人生才具有价值,你的生命才更有意义。  ( 二 ) 看打录入  下面这篇短文共 477个字。 首先要求读准 , 然后通过用速录码反复规范地看打 , 要求在 3分 40秒钟内看打完 , 准确率达 % 以上。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今后 15年的主要目标是: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鉴定信念;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乡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在全国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面对这一目标,首先要抓好今后五年的工作,特别是要从大局着眼,认真解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中干部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 (三)听打录入  下面这篇短文共 679个字 .首先要求读准 、 然后通过用速录码反复规范地听打 , 要求在 4分钟内打完 , 准确率达到 95% 以上。  承认不足 努力学习  我们的改革,已经发展到了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新阶段,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现在,大家都感到形势发展很快,新问题很多,棘手的事情很多,工作的难度加大了。 这说明,创造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对我们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我们不熟悉、不懂得的东西怎么办呢。 出路就在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老老实实地学习,努力掌握新知识,不断增长新本领。  当今世界 , 竞争激烈 , 核心经济势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从一定意义上说 , 也是人才的竞争 , 是领导者的能力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 要抓住时机 , 发展自己 , 时刻立于不败之地 , 我们必须努力工作 , 同时也必须努力学习。 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 、 大国和人口众多的民族 , 如果没有理论的武装和对各种新知识的掌握 ,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 , 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前途。 所以学习问题 , 不仅关系到广大干部自身的进步 , 而且关系国家 、 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我们全党全民族都必须有这个共识。 当前 , 从领导工作的要求来说 , 最根本的是爱要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同时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 , 还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经验。  要努力学习和掌握贯彻在邓小平同志著作中的辩证唯物主义 、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有了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 ,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改革方案就比较容易全面正确地把握 , 防止片面性 、 绝对化。 第三十五讲 一、听打录入稿的整理与速度锻炼  讲话不同于写文章 , 特别是一些即席讲话 , 没有时间来字斟句酌 , 因此用词不当 、 残缺不全 、 混杂不清 、 层次不清的现象就势在难免 , 这就必须加以整理。  整理 , 要保持讲话人所说的话的原意和风格 , 不能单纯为了语句的通顺而使其原意风格受到影响。 整理 , 要注意 “ 多就少改 ”。 “ 改 ” , 主要是改正录入稿中的用词 、造句 、 层次安排方面所出现的一些毛病 , 并不是要求着力加工润色。  ( 一 ) 、 用词方面  对用词语的要求 , 是要 “ 准确 ”。  “ 采纳 ” 一词应改为 “ 采取 ”。 “ 采取 ” 的是 “ 意见 ”或是 “ 建议 ” ; “ 采取 ” 的可能是比较重大的 “ 措施 ” ,也可以是 “ 态度 ”。 故改用 “ 采取 ” 才准确。  ( 二 ) 造句方面  对句子的要求 , 是要 “ 通顺 、 明白 ”。  先讲 “ 通顺 ”。  所谓 “ 通顺 ” , 就是句子没有逻辑和语法上的毛病。 要把句子整理通顺 , 从表达方面来说 , 应该完整 、 单一。 完整 ,就是能够表达一九完整的意思;单一 , 就是一个句子只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 不能把不同意思的内容硬放在一个句子里。 同完整 、 单一相对的是残缺不全和混杂不清。   例如: “ 我和他认识的过程中 , 无论在学习工作 、 生活哪一方面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的是什么呢。 从原话看 , 似乎是 “ 无论在学习 、 工作 、 生活哪一方面 ” 、 其实不是 , 应该是 “ 他 ”。 “ 他 ” 在前面状语中虽已出现 , 但并不是主语 ,而且相距又远 , 所以要在 “ 哪一方面 ” 之后加上 “ 他 ” , 否则全句就缺了主语。   例如: “ 许多老一辈革命家的事迹 , 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 “ 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 应该是 “ 老一辈革命家 ” , 这里后面加上了“ 的事迹 ” , “ 事迹 ” 成了主语 , “ 老一辈革命家 ” 成了定语。 “ 事迹 ” 是 “ 榜样 ” , 显然不通。 “ 的事迹 ” 是应加上去的多余成分 , 应该删去。 否则 , 就造成了句子结构和意思上的混杂。  再讲 “ 明白 ”。  所谓 “ 明白 ” , 就是要把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整理清楚 , 不能含混不清。  例如: “ 经厂办公会议通过 , 今年将近分配方案按各车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多少来定 , 超额 20% 以上的列为一等奖 , 超额 20% 以下的列为二等奖 ”。  这句话的意思含混不清。 我们常用 “ 以上 ” 、 “ 以下 ” 来给数字分界 , 习惯上 “ 以上 ” 、 “ 以下 ” 均包括本数在内。 这句话中 , 同一个数字既有包括本数的 , 又有排除本数的。 所以上句应改为 “ …… 超额20% 以上的列为一等奖 , 超额 20% ( 不含 20% ) 以下的列为二等奖。 ”  由上可见,句子表意含混不清,就难以把有关规定正确地付诸实施。  ( 三 ) 层次方面  所谓 “ 层次 , 这里指讲话人安排语言材料 、 思想感情的顺序。 讲话时 , 只有层次清楚 , 才能把思想内容表达清楚。 而层次不清 , 乃是讲话中常见的毛病之一。  例如: “ 一张大红喜报端端正正地贴在李杰师傅的家门上 , 上书‘ 李杰同志荣获本区技术表演第一名 , 特此表扬。 ’ 下班回家 , 刚走到胡同口 , 忽见许多人围在李杰的家门口。 我有点惊讶 , 赶忙挤到人群前 , 看见了这张喜报。 我把大红喜报从头到尾看了两遍 , 一种崇高的敬意心中油然而生。 ”  上面这段话叙述了一件事:下班回家 , 我见到李杰家门贴的表扬喜报和由此对他产生的敬意。 但是 , 在层次安排上 , 却是先说大红喜报的内容 , 再说自己发现人群围绕 , 后说自己看见喜报和由此产生的敬意。 这样说 , 似乎有悖于事情本身的发展顺利。 试改如下:  “ 我下班回家 , 刚走到胡同口 , 看见许多人围在李杰师傅的家门口。 我有点惊讶 , 赶忙挤到人群前 , 只见一张大红喜报端端正正的贴在李杰家的门口上 , 上写道: ‘ 李杰同志荣获本区技术表演第一名 ,特此表扬。 ’ 我把大红喜报从头到尾看了两遍 , 一种崇高的敬意油然而生。 ”  当然 , 听打录入稿中在用词 、 造句 、 层次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几种 , 这里只是举出最常见的 , 供速录员整理时参考。 二、速度锻炼  ( 一 ) 综合练习  下面这段短文共 748个字。 首先要求读准 , 然后综合运用各种录入技巧 , 用速录码反复看打录入 , 要求准确 、 熟练。  关于刘 伤害案的辩护词  审判长 、 审判员:  根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第二十六条之规定 ,我经 市 区 人民法院的指定 , 并征得本案被告人刘 的同意 , 担任被告的辩护人。 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反有故意伤害罪 , 我认为这不能成立 ,因为被告的行为纯属正当防卫 , 其理由如下:  被告人刘一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带刃的不锈钢片砍伤姜的呢。 庭审已经查明,被告刘与姜等人之间发生的事端,不是产生在斗殴的基础上。 如果说是,也只是姜一方存有这个故意。 因为第一次在邮局门前姜拦截被告就要打架,由于被告人的忍让及他人的劝阻而未遂。  如果按姜 所说: “ 被告先挑拨 ” , 那么 , 当时被告一方是三人 ,况且被告身强力大 , 兜内又有不锈钢片 , 对方当时是两人 , 完全可以以多胜少 , 加害对方。 然而 , 被告人刘 并无打架伤人的故意。 被告为人老实 , 既不想打架 , 也不会打架。 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