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内容摘要:
何变化。 雪线升高 雪线降低 气温高 气温低 读图思考: 5000年来, 两条曲线 的 变化趋势是否 一致。 , 全球气候出现了 几次较大的波动。 图表解读 (二) 历 史 时 期 的 气 候 变 化 温暖期 寒冷期 读课本,比较分析: 时间 气温 表现 温暖期 寒冷期 公元前 5000年到 公元前 1500年 15世纪以来,其中 1550- 1850年属十 分寒冷的阶段 比现在 高 3- 4℃ 比现在 低 1- 2℃ 北半球极地冰盖曾经消失, 海平面比现在高出 75厘米, 热带和亚热带向北扩展到 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 出现在 14- 17世纪的欧洲 小冰期,是传统农作物频 频歉收甚至绝收 (三)近现代时期的气候变化 波动上升 1998年 (三)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填写下表: 项目 降水 气温 雪盖和冰川 面积 平均 海平面 热带 地区 亚热带 北半球中高纬 变化 趋势 波动 上升 增加 减少 增加 减少 上升 2020年 11月 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在 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湘教版地理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相关推荐
期最长的气候变化;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距今 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 •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 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人们关心的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 气温升高 , 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 度; •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变化复杂得多。 (
程 两个突出特征: 具有层理结构 新 老 形成化石的条件有哪些。 沉积岩的形成 裸露岩石 沉积岩 层理结构 常含有化石 特点 常见的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风、流水、大气、生物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页岩 砾岩 砂岩 常见的沉积岩 沉积作用 是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 经过沉积作用形成的松散物质叫沉积物。
动频繁地区 沉积岩 砾岩:由颗粒较大的沉积砾 石等胶结形成 砂岩:沙等胶结而成 页岩:由粘土胶结而成 煤层:由丰富有机质形成 特点: ① 沉积岩中有化石 , 岩层和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的 “ 书页 ” 和 “ 文字 ” ② 岩层由表层往深处是由新到老 ③颗粒大的先沉积,较小的后沉积。 变质岩 石灰岩与大理岩有何不同。 石灰岩与大理岩都是由矿物方解
夕,进步知识青年对当时黑暗统治的不满,和积极要求进步、要求变革,但又找不到正确道路的苦闷、 徬徨的心情,以及他们探索光明出路的强烈愿望。 全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加尾声结构。 病中呤 第一段:音乐低回婉转、郁闷沉重,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身处逆境、前途渺茫的痛苦心情。 第二段:节奏短促有力,和第一段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以及当时的知识分子决心解脱苦闷、寻找出路的意愿,同时也倾吐了他们对黑暗社会的愤懑。
个角度选择的问题。 合作探究 讨论:如何选择记叙的角度。 鲁迅先生没有平铺直叙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和不幸遭遇,而是借助于一个酒店学徒的回忆,即 “ 我 ” 在酒店的所见所闻来表现,这可以说是一个特定的角度,可以使场景高度集中,情节高度凝练,因为记忆中最深的东西,自然是人物几个最突出的片断,而正是 “ 我 ” 的穿针引线,才使零散的材料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记叙中一旦选准了角度
” 子曰: “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 ( 38) 三 子路问: “ 闻斯行诸。 ” 子曰: “ 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 “ 闻斯行诸。 ” 子曰: “ 闻斯行之。 ” 公西华曰: “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 有父兄在 ’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 ‘ 闻斯行之 ’。 赤也惑,敢问。 ” 子曰: “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 (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