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生物必修2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内容摘要:
[ ] 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 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 B、产生的突变全部是有利的 C、提高了后代的稳定性 D、能提高突变率以供育种选择 答案: [ ] BD 当神舟六号航天飞船搭载着宇航员成功返航时 , 一些特殊的乘客也回到了地球。 他们是一些:生物菌种 、植物组培苗和作物 、 植物 、 花卉种子等。 在太空周游了115小时 32分钟 , 返回地球后 , 搭载单位的科研人员将继续对它们进行有关试验。 回答: ( 1) 作物种子从太空返回地面后种植 , 往往能出现新的变异特征。 这种变异的来源主要是植物种子经太空中的 辐射后 , 其 发生变异。 请预测可能产生的新的变异对人类是否有益 ? , 你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试举出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 宇宙射线等 基因 不一定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变异频率高,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易感病、红果肉( DDRR) 抗病、黄果肉 (ddrr) 有位农场主,他有这样两个大棚果园。 如何能够得到既抗病的又是红果肉的番茄呢, 请问:你们有什么方法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DDRR 易感、红 ddrr 抗病、黄 DdRr 易感、红 花药离体培养 DR Dr dR dr 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 DDRR DDrr ddRR 抗病、黄 ddrr F1 配子 单倍体植株 单倍体育种 原理: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组成倍地减少 ) 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 二倍体植株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恢复成二倍体植株 (纯合体) 自交 纯合体 三、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 P 高杆抗病 DDTT 矮杆感病 ddtt F1 高杆抗病 DdTt 配子 DT Dt dT dt DT Dt dT dt DDTT DDtt ddTT ddtt ↓ ↓ ↓ ↓ ↓ ↓ ↓ ↓ ↓ ↓ 纯合体 秋水仙素 → ↑ 需要的矮抗品种 ㈡ 单倍体育种 第1年 第2年 P 高杆抗病 DDTT 矮杆感病 ddtt F1 高杆抗病 DdTt。浙科版生物必修2第二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
相关推荐
皮肤 和 黏膜 体液中的 杀菌物质 (如溶菌酶 )、 白细胞、血浆蛋白 特异性免疫系统 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产生 抗体和效应T细胞 ,消灭病原体 (抗原 ) 非特异性 免疫 特异性 免疫 三、免疫的类型和特点 1、类型: 2、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人人 天生就有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 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又叫天然免疫或先天性免疫,它具有
他生物制约等有 限条件下。 起始呈加速增长, K/2时增长最快,之后开始减速增长,到达 K值时便停止增长或在 K值上下波动。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K值(环境容纳量) 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鼠是繁殖力很强的有害动物 ,我们考虑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控制鼠的数量。 这些措施实际上是在影响种群增长模型的什么参数 ? 改变生态环境
J” 型曲线(指数增长) 产生条件 : 理想状态 —— 食物充足,空间充裕, 环境适宜,没有敌害等; 增长特点 : 种群数量每单位时间以一定的增长率 呈指数增长。 (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 Nt表示 t个单位时间后该种群的数量,增长率为 λ1 .) tt NN 0种群增长的 “ S” 型曲线(逻辑斯谛增长) K/2 产生条件: 存在环境阻力 —— 食物、空间、种内斗争、 种间竞争
作用,如甲基化、脱氨基、还原反应。 4. rRNA的转录后加工 原核生物 有 16S、 23S及 5S三种 rRNA,这三种 rRNA均存在于 30S的rRNA前体中。 转录作用完成后,在 RNaseⅢ 催化下,将 rRNA前体切开产生 16S、 25S及 5S rRNA的中间前体。 进一步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切去部分间隔序列,产生成熟的 16S、 23S及 5S rRNA,还有成熟的 tRNA。
( 微米 ) 较大 ( 10 30 微米 )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和液泡等 细菌、蓝藻 真菌、植物、动物 无,只有一条 DNA,与蛋白质不结合在一起 有, DNA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根本区别: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拟核:无核膜包被,无核仁、无染色体,只有 DNA分子 共性
致 (ATP)生成不足,所以能量供应不足的疾病 其中的一种为线粒体肌病, 主要症状是肌肉无力、肌肉萎缩以及运动不耐受 2 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及其生成( )。 ,很快 ,很慢 ,很慢 ,很快 练一练 1. ATP转化为 ADP 可表示如下:式中 X代表( ) A、 H2O B、 [H] C、 P D、 Pi D D 草履虫的纤毛运动和变形虫的变形运动,都是肌动蛋白利用ATP提供的能量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