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远学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内容摘要:

无远虑 ,必有近忧。 2君子泰而不骄 ,小人骄而不泰。 2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 2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 2既来之 ,则安之。 2小不忍 ,则乱大谋。 (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 ) 道不同 ,不相为谋。 (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 3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 ,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 3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 ,人皆见之。 更也 ,人皆仰之。 (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 【 原文 】 仪封人 (1)请见 (xi224。 n),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 (s224。 ng) (3)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du243。 ) (4)。 ” 【 注释 】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请见(xi224。 n):引见 (2)君子之至于斯也。 之,定语后置标志。 相当于“至于斯之君子”。 (3)从者见之:随行的人引见了他。 (4)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5)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 译文 】 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长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而担忧呢。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 【 评析 】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 勇于担当 的高尚精神。 • 2【 原文 】 长沮 (j249。 )、桀 (ji233。 )溺 (n236。 ) (1)耦 (ǒu)而耕 (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 (3)焉。 长沮曰:“夫执舆 (y) (4)者为谁。 ” 子路曰:“为孔丘。 ” 曰:“是鲁孔丘与 (y,同“欤” )。 ” 曰:“是也。 ” 曰:“是知津矣。 ”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 ” 曰:“为仲由。 ” 曰:“是孔丘之徒与。 ” 对曰:“然。 ”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 ( y236。 ) 之 (5)。 且而与其从辟 (6) (b236。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 (7) (y ōu )而不辍 (chu242。 )。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 (wǔ)然 (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2【 注释 】 (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 (p232。 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音y ōu,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2【 译文 】 长沮、桀溺 (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 )并力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 ” 子路说:“是孔丘。 ”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 子路说:“是的。 ”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 ” 子路说:“我是仲由。 ”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