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应试指南(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点、介质 (包括各种腐蚀性介质及其浓度或分压 )、操作温度、操作压力、设计温度、设计压力、主要管道直径、管道材料、管道等级 (包括公称压力和壁厚等级 )、管道类别、隔热要求、热处理要求、管道等级号、受监管道投入运行日期、事项记录等。 (2)标识与数据采集。 管道的标识可分为常规标识和特殊标识两大类。 特殊标识是针对各个压力管道的特点 , 有选择的对压力管道的一些薄弱点、危险点 , 或管道在热状态下可能发生失稳 (如蠕变、疲劳等 )的 典型点、重点腐蚀检测点、重点无损探测点及其他作为重点检查的点等所做的标识。 对于影响压力管道安全的地方 , 设置监测点并予以标识 , 在运行中加强观测 , 应登记造册 , 并采集下初始 (开工前的 )数据。 ●.运行中的检查和监测 运行中的检查和监测包括运行初期检查、在线监测、末期检查及寿命评估 3部分。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1)运行初期检查 , 应着重从管道的位移情况、振动情况、支承情况、阀门及法兰的严密性等方面进行检查 , 发现问题 , 及时解决。 2)巡线检查及在线检测 : 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检 , 及时发现事故苗头 , 并采取措施 予以消除, 除全面进行检查外 , 还可着重 从管道的位移、振动、支撑情况、阀门及法兰的严密性等方面检查。 对于重要管道或管道的重点部位还可利用现代检测技术进行在线检测。 3)末期检查及寿命评估 末期检查 : 压力管道经过长时期运行 , 因遭受到介质腐蚀、磨损、疲劳、老化、蠕 变等的损伤 , 一些管道已处于不稳定状态或临近寿命终点 , 因此更应加强在线监测 , 并制定好应急措施和救援方案 , 随时准备着抢险救灾。 寿命评估 : 压力管道寿命的评枯应根据压力管道的损伤情况和检测数据进行 , 总起 来说 , 主要是针对管道材料已发生的蠕变、疲劳、相变、均匀腐蚀和裂纹等几方面进行评估。 5. 电梯使用 安全管理 1)电梯使用须知 (1)使用操作安全 :动力供电,照明供电,停运时停到最底层并关闭电源和所有层门。 (2)对电梯紧急状态的处置 (详见书上 P277) 2)电梯管理措施 (1)法定管理要求 :设计的审批, 制造单位 的 生产许可证和安全认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安装和维修单位 的 资格认证 , 省级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电梯检验合格证 ; 操作人员 的 岗位操作资格证书 ; 法定资格认可的单位进行 定期 检验 (2)建立管理档案 : ①电梯的技术文件 , ②电梯的档案卡片。 (3)建立管理制度 :包括 电梯司机与电梯维修人员的培训制度 ,电梯值班记录制度 , 电梯检 查、保养和维修制度 , 各岗位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预案等。 (4)建立自动化的、全年全天候的 远程管理系统。 6. 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 1)起重机械的安全管理措施 (1)安全管理制度 :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项目包括 : 司机守则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 起重机械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 起重机械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 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应按期向所在地的主管部门申请在用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 , 更换起重机械准用证的管理等。 (2)技术档案 :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的项目包括 : 设备出厂技术文件 ; 安装 、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 ; 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 ; 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 ; 设备及人身事故记录 ; 设备的问题分析及平价记录。 (3)定期检验制度 : 在用起重机械安全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 2年(电梯和载人升降机安全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 1年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此外 , 使用单位还应进行起重机的自我检查 , 每日检查、每月检查和年度检查。 (4)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 起重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考核并取得合格证者方可独立操作。 指挥人员与司机索工也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技能训练 , 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和风险 , 并有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2)高处作业 的安全防护 : 在起重机上 , 凡是高度不低于 2m的一切合理作业点 , 都应予以防护。 安全防护的结构和尺寸应根据人体参数确定 ; 其强度、 刚 度要求应根据走道、平台、楼梯和栏杆可能受到的最不 利载荷考虑。 3)起重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1)吊运前的准备。 包括 :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 检查清理作业场地 , 确定搬运路线 , 清除障碍物。 室外作业要了解当天的天气预报。 流动式起重机要将支撑地面垫实垫平 , 防止作业中地基沉陷 ; 对使用的起重机和吊装工具、辅件进行安全检查 ; 根据被吊物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共同编制作业方案应急预案等。 (2)起重机司机通用操 作要求。 (详见书上 P282~ P283) (3)司索工安全操作要求。 (详见书上 P283~ P284) 7. 游乐设施安全管理 1)组织机构 2)人员素质 3)运营应具备的条件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4)管理制度 5)环境条件 具体内容见书上 P284~ P286。 8. 客运索道安全管理 要点 1)客运索道安全管理措施。 (1)建立和健全以安全生产 (运营 )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安全技术档案 ,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存的价值性。 (3)安全管理人员 素质: 责任心 、 经验 、 文化程度 和 工程技术人员 比例。 4)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 : 经 考试合格 , 持证上岗 ,并且 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教育。 (5)安全检查 :包括 经常性、定期性、突击性、专业性的和季节性等多种形式。 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进行记录、整改、复查 ; 经复查整改合格后 , 进行销案。 2)客运架空索道安全特点 (1)露天高处作业。 (2)钢丝绳的安全影响大。 (3)自然条件变化大、规则性差。 (4)安全环节多、关联性差。 (5)职工误操作多、乘客和周边人员错误行为多。 (6)营救难度大、社会影响大。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3)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营救 (1)建立 救护组织 并 组织救护人员定期救护演习 , 救护组织应包括内容 见书上 P288。 (2)救护方法与设施 : 第一种情况 : 当外部供电回路电源停电 , 或主电机控制系统发生故障时 , 应开启备用电源 , 如柴油发电机组来供电 , 借辅助电机以慢速将客车拉回站内。 第二种情况 : 当机械设备、站口系统、牵引索等发生重大故障导致索道不可能继续运行时 , 必须采用最简单的方法 , 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乘客从客车内撤离到地面。 撤离的方法取决于索道的类型、地形特征、气候条件、客车离地高度。 配备适宜的营救设施 , 如绞车、梯子、救护袋等。 (3)单线循环式索道的救护 : 将尾部拉紧装置的滑轮组系统的绞车放松 , 降低吊椅的离地高度 , 并辅 助以地面梯子、救护安全带 (袋 )来撤离乘客。 二) 特种设备使用的操作规范、主要危险及预防控制措施 (熟悉) (本题要求的基本内容与上题相似,不再重复) 三) 电站锅炉、液化石油气罐区、气瓶充装站等危险设施的安全及各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常见事故和采取的相应应急措施。 (掌握) (书中仅对 气瓶充装站 有较多介绍,具体内容见书上 P265~P274,此处略)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二、特种设备检修安全技术 (一) 特种设备检修安全技术 专业知识 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设备停车步骤及注意事项,各类特种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方法 ● 锅炉检 修前的准备工作 (1)锅炉检修前按正常停炉程序停炉 , 缓慢冷却 , 用锅水循环和炉内通风等方式 , 逐步把锅内和炉膛内的温度降下来。 当锅水温度降到 80℃以下时 , 把被检验锅炉上的各种门孔统统打开。 打开门孔时注意防止蒸汽、热水或烟气烫伤。 (2)要把被检验锅炉上蒸汽、给水、排污等管道与其他运行中锅炉相应管道的通路隔断。 隔断用的盲板要有足够的强度 , 以免被运行中的高压介质鼓破。 隔断位置要明确指示出来。 (3)被检验锅炉的燃烧室和烟道 , 要与总烟道或其他运行锅炉相通的烟道隔断。 烟道闸门要关严密 , 并于隔断后进行通风。 ● 压力容器 检修前注意事项 (1)容器检验前 , 必须彻底切断容器与其他还有压力或气体的设备的连接管道 , 特别是与可燃或有毒介质的设备的通路 , 不但要关闭阀门 , 还必须用盲板严密封闭。 (2)容器内部的介质要全部排净。 盛装可燃、有毒或窒息性介质的容器还应进行清洗、置换或消毒等技术处理 , 并经取样分析合格。 与容器有关的电源 , 如容器的搅拌装置、翻转机构等的电源必须切断 ,并有明显的禁止接通的指示标志。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 特种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方法 锅炉和压力容器 检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注意通风和监护 在进入锅筒、容器前 , 必须将锅筒、 容器上的入孔和集箱上的手孔全部打开 , 使空气对流一定时间 , 充分通风。 进入锅筒、容器进行检验时 , 器外必须有人监护。 在进入烟道或燃烧室检查前 , 也必须进行通风。 2)注意用电安全 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检验而用电灯照明时 , 照明电压不应超过24V; 在比较干燥的烟道内 , 而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 , 可采用不高于36V的照明电压。 进入容器检验时 , 应使用电压不超过 12V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