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内容摘要:
素:主要是 C、 H、 O,还有 N、 P 种类与功能: 1)脂肪也叫中性脂,一个脂肪 分子由 一个甘油分子 三个羟基分别与 三个脂肪酸 的末端羟基脱水连成酯键形成的,脂肪是动植物体内的贮能物质,当动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过剩时: 葡萄糖 —— 糖原 —— 脂肪( 肝脏) 植物体内也可转变为脂肪,但主要转变为淀粉。 2) 类脂 除包括醇和脂肪酸外,还包括磷酸、糖类等非脂性成分。 3) 固醇 时含有四个碳环和一个羟基的烃类衍生物,有的固醇类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会转变为维生素 D 种类 生理功能 脂肪 类脂 固醇类 1)储存能量、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2)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3)减少摩擦,缓冲压力等。 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核膜等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动物的重要成分,代谢失调会引起心血管方面疾病。 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两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雄性动物的第二特征出现 控制糖类和无机盐的代谢,增强机体防御能力 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磷脂 糖脂 胆固醇 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 维生素 D 对调节人体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代谢起着 重要作用 有机物 —— 蛋白质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氨基酸 构成元素: C、 H、 O、 N、 S,微量的 P、 Fe、 Cu、 Mn、 I、Zn等元素。 氨基酸 构成天然蛋白质的 氨基酸约有 20种 结构通式: 氨基酸结构简式 不变区:中心碳直接连— H、 — NH — COOH —— 判断是否是氨基酸,至少含有 1个氨基和 1个羧基 可变区:即 — R基团 —— 决定氨基酸的种类 结构简式: C2H4O2N— R( 74+ x) 化学性质 — NH2呈碱性, — COOH呈酸性,因而它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当 R基上有 — NH2,则为 碱性氨基酸 ,带正电 (精氨酸、赖氨酸) 当 R基上有 — COOH,则为 酸性氨基酸 ,带负电。 (天冬氨酸、谷氨酸)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化学结构 肽键: — CO— NH— 或 — C— N— O H 肽链的首尾端游离的 — NH2 , — COOH ,一条肽链至少各有一个 — NH2 、 — COOH。 所以如有 n条肽链,至少含有。沪科版生物第一册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关推荐
N H H 羧基: COOH 可表示为 C OH O 氨基酸分子的连接方式 :脱水缩合 肽的名称是以谁的个数命名的 ? P27 多肽: 肽键数与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 ? 肽键数与氨基酸数有什么关系 ? n个氨基酸分子连接就形成 __肽,脱去 __个水,形成 __ 个肽键 肽键 : 多肽呈链状结构。 由 3个以上氨基酸分子连接的化合物的统称 肽链 : 肽链中连接氨基酸的化学键 n n1 n1
② 光照强度 A点: AB段: B点: BC段: C点: 光照强度为 0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 C02量代表此时的呼吸强度 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02的释放量逐渐减少 ,因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光补偿点 ,此时细胞呼吸释放的 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 光合作用速率 =细胞呼吸速率 随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不断增强 光饱和点 ,光照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净 ②
化学能 物质转变: 光合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绿色工厂 空气净化器 能量转换站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 在生活中的应用 清晨或夜间不在密林中锻炼 增 加 光 照 面 积 延 长 光 照 时 间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在农业生产上应用 ——(如何增加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 ) 一、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及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水的光解 ATP的合成 暗反应
与一般微生物的繁殖方式不同,称增殖( miltiplication),又称为复制( replication),整个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无论是动、植物病毒或噬菌体,其增殖过程基本相同,大致分为吸附、侵入(及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等连续步骤。 病毒的增殖 吸附 吸附是病毒粒子通过扩散和分子运动附着在寄主细胞表面的一种现象。 对于大肠杆菌 T系噬菌体,还包括尾丝和刺突固着在寄主细胞表面。
: 寄生性 补充说明: 寄生 —— 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 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细胞器等,必须在 宿主细胞内 借助 宿主细胞的原料、酶系、细胞器及能量 才能以自我复制、增殖。 病毒在 非寄生 时, 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复制)过程 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利用寄主细胞提供的原料
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A B C D CO2 O2 CO2 O2 ① 实验容器中 O2增加量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 ② 实验容器中 CO2减少量 植物净光合量 =总光合量 — 呼吸量 10 20 30 40 0 1 2 3 4 5 a b 温度 光合作用量相对值 呼吸作用量相对值 练习 右图 a曲线表示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合成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 CO2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