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第一册第三节细胞呼吸之一内容摘要:
氧呼吸的类型 酒精类型 酵母菌(发酵)、绝大多数植物 C6H12O6 2C2H5OH+CO2+能量 酶 举例 反应式 乳酸类型 (不产生 CO2) C6H12O6 2C3H6O3+ 能量 酶 马铃薯块茎、甜菜的块根 乳酸菌 所有动物 反应式 举例 四、呼吸作用的意义 呼吸作用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提供能量。 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 的合成提供原料。 例如,葡萄糖 分解时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 氨基酸的原料。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部位 是否需要 氧 最终产物 可利用能 联系 先细胞质基质 后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 基质中 需要 不需要 CO2+ H2O 酒精、二氧 化碳或乳酸 1161KJ 从葡萄糖到 2分子丙酮酸这一步骤相同, 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知识反馈 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 高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其产物一般 是( ) A、酒精和 CO2 B。沪科版生物第一册第三节细胞呼吸之一
相关推荐
化产物,同时释放出 _____能量的过程。 3.场所:细胞质基质 2.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丙酮酸 无 O2 酒精 +CO2+少量能量 酶 ( 大部分高等植物、 酵母菌 ) 乳酸 +少量能量 酶 ( 马铃薯块茎、玉米胚、脊椎动物肌细胞、 乳酸菌 ) 4.化学方程式 高等植物在水淹情况下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无氧呼吸 的反应式: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又称为 发酵
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 A B C D CO2 O2 CO2 O2 ① 实验容器中 O2增加量 (实测的氧气释放量) ② 实验容器中 CO2减少量 植物净光合量 =总光合量 — 呼吸量 10 20 30 40 0 1 2 3 4 5 a b 温度 光合作用量相对值 呼吸作用量相对值 练习 右图 a曲线表示一定光照强度、不同温度条件下,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合成量(单位时间内同化的 CO2的量);
: 寄生性 补充说明: 寄生 —— 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 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 ,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 病毒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和细胞器等,必须在 宿主细胞内 借助 宿主细胞的原料、酶系、细胞器及能量 才能以自我复制、增殖。 病毒在 非寄生 时, 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复制)过程 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利用寄主细胞提供的原料
生活生产和学生的经验出发,在现 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命科学,并为现实生活服务。 从教育意义上说,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价值的追求,是科学的人文化。 【 探究活动 1—— 渗透失水(定性) 】 ★ 定位: 探究的过程,概念学习的过程。 ★ 思路: 为了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从事完整探究活动的能力,学案以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为 线索 ,依次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预期结果,明确实验的基本思路,规范完成操作
时填表 , 规范绘图 ★没有把握的操作,及时请求帮助。 结果与结论: ●你看到了植物细胞的细胞膜这一 边界 了吗。 ●你观察到的现象主要有哪些。 由此可推知水分发生了怎样的移动。 ● 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 本小组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思考: 阵雨将要来临,菜农兴高采烈地给大片的菜苗施肥。 但阵雨却与菜田“擦肩而过”。 菜农焦急万分。 ★ 菜农为什么焦急
类物质。 蛋白质约占膜干重的 40%,脂类约占 50%。 此外 ,细胞膜还含有约 10%的碳水化合物 ,但是碳水化合物都是和膜蛋白质或脂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 ,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 二、细胞膜的成分 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 ,机能活动较旺盛的膜 ,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因为膜的功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来承担。 三、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坏境分隔开 原始地球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