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2有丝分裂13内容摘要:
染色质着丝点核膜 染色质 着丝点 细胞核 核仁 核膜 染色质 着丝点 细胞核 染色体纺锤丝 纺锤体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赤道板(与 纺锤体中轴相垂直的平面)子染色体( 1)前期 特点: 1 “两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出现) 2 “两消失”(核膜消失,核仁消失) 3 染色体数目不变 ( 2)中期。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7-2有丝分裂13
相关推荐
出现的染色体(有姐妹染色单体) 复制 着丝点 基础知识: 结果: 染色体数目不变,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 DNA加倍 分裂间期: 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 着丝点 染色单体 染色单体 染色体 一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连接而成,每条染色单体上各有一个 DNA分子 分裂前期 特征: 膜仁消失现两体 分裂中期 特征:形数清晰赤道齐 赤道板是假想的平面,实际不存在 分裂后期 分裂后期 染色体
锤体消失,染色体重新转变为染色质。 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1 2 3 4 5 6 7 8 请将下列图片按先后排列: ( 46213857)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中心体 细胞板 细胞膜内陷 一条染色体复制前后,着丝点分裂后的变化 染色体 DNA 染色单体 图解 复制前 复制后 着丝点分裂后 1 1 0 1 2 2 2 2 0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 染色
期。 • 后期 :(分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平均移向两极。 • 末期 :(两消失两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细胞一分为二 特别提醒: • ( 1)赤道板只是一个假象的平面,不是一个结构;细胞板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出现的结构,将来要成为新的细胞壁(成份为纤维素和果胶)。 • ( 2)参与动、植物细胞的分裂的细胞器不同 • 动物细胞:核糖体
的 合成 前期 核膜 、 核仁 消失; 染色体 、 纺锤体 出现 中期 着丝粒 排列在 赤道面 后期 着丝粒 一分为二, 染色体 数目 加倍 染色 (单 )体分开后 向两极移动 末期 染色体 、 纺锤体消失 ; 核膜 、 核仁重现 赤道面位置出现 细胞板 → 细胞壁 初期 两消 加 两现 中期排列 赤道面 后期 加倍 分 两边 末期 两消两重现 动植物有丝分裂的比较 动物: 植物: 中心体
n) 受精极核( 3n) 胚 (2n) 胚乳 (3n) 种子 果实 有丝分裂 种皮( 2n) 注意: 种皮、果皮 都由母方的结构变化而来,遗传物质与母方完全相同。 卵式生殖是高等植物和多数动物(多细胞生物)所普遍具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的意义: 后代具备两个亲体的遗传性,具有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因此对于
:把一株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棵 植物的枝干上,长成一棵植株。 “T”字形芽接法 压条:用不脱离母树的枝条在土壤压埋, 促发新根、新枝,形成新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 的大致过程是: 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器官或组织片段切下来,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这些器宫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 愈伤组织。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