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内容摘要:
作用结果) 杰逊 验证了“化学信号”假说 温特 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能从尖端运输到下部。 并将其 命名为“生长素”。 郭葛 鉴定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吲哚乙酸。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实验材料:胚芽鞘 —— 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包在胚芽外面 的锥形套状叶。 胚芽 玉米第一叶从胚芽鞘伸出 玉米胚芽鞘 想一想 胚芽鞘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分析该对照实验: A组的作用。 A与 B对照说明。 A与 D对照说明。 C组的作用。 该实验的结论。 感受单侧光刺激 的部位是胚芽鞘 的尖端,而非尖 端以下的部分。 达尔文父子从个体水平观察到了胚芽鞘向光生长 的现象。 你能否设法从 细胞水平 说明胚芽鞘向光生长 的原因呢。 说说你的实验方案需要用到哪些实验器材。 该实验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进一步地证明 “弯曲发生在尖端以下的部分” 温特实。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5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2
相关推荐
科学家的实验思路: 发现胚芽鞘的向光性 → 为什么会有向光性 (观察) (发现问题) → 可能和胚芽鞘尖端有关 → 切除尖端 →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 结果不生长也不弯曲 → 证明和尖端有关 (验证假说) (分析得出结论) 简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初步掌握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知道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以及分布和运输特点 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并理解生长素作用 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素的反应 10 10 10 10 10 10 2 4 6 8 生长素浓度 (mol/l)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曲线 AB段表示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 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 _______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茎生长
续循着这个恩路深入探讨,极力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集中起来。 根据各方面对 DNA研究的信息和他们的研究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 :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 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 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马上在实验室中联手搭建 DNA双螺旋模型。 从 1953年 2月 22日起奋战,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终于在 3月 7日,将他们想像中的美丽无比的DNA模型搭建成功。 沃森
有关。 尖端 切掉尖端的胚芽鞘 正常的胚芽鞘 达尔文实验 胚芽鞘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哪个部位才是感光的呢。 猜测: 达尔文分别用不透光和透光的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发现套不透光小帽的幼苗不再弯曲,而套透明小帽或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套不透光套筒的幼苗依然向光弯曲。 由此可见, 是感光部位。 胚芽鞘尖端
酶、核酸酶等水解酶产生,使胚乳中贮藏物的降解。 其次,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在胚中形成,细胞分裂素刺激细胞分裂,促进胚根胚芽的分化与生长;而生长素促进胚根胚芽的伸长,以及控制幼苗的向重性生长。 种子萌发 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外因有水分、温度、氧气,有些种子的萌发还受光的影响。 烟草和莴苣的种子在无光条件下不能萌发。 二、植物发育 营养生长 ( 1)初级生长 —— 发生在根茎顶端生长、胚芽生长
层 —— 角质、蜡质 种皮厚 结构致密(胚乳油脂,紧紧包裹在胚外) 二 .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吸水过程的变化 快速吸水阶段(吸胀): 水分透过种皮到达胚,使种子中的蛋白质及其他胶体物发生水合作用(衬质势吸水)。 物质准备阶段: 酶的形成或活化,从而使代谢加强,为萌发的形态变化奠定物质基础。 形态变化阶段(露白): 在代谢活动活化的基础上,使胚根细胞伸长,胚根突破种皮而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