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10内容摘要:
,达国际先进水平。 ② 意义:中国的加入改变了 HGP国际研究格局, 提高了中国的形象。 a.“蔓哈顿 原子弹 ”计划 40年代b.“阿波罗 登月 ”计划 1969年 c.“人类基因组” 计划 2020年 然“ 人类基因组” 计划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远超 另 2项计划,所以解码人类基因组被喻为生物的“圣杯” ② 人类自然科学 的三大计划 二、展望 21世纪 生命科学的世纪, 进入 后基因组学 时代 : (基因组研究的第二阶段) 基因治疗 疾病 推动医学革命: ⑴目前正在研究基因治疗以下疾病,有望成普通治病法 血友病 ∕地中海贫血 ∕关节炎 ∕心血管病 ∕艾滋病 等 15种病的基因治疗, 进一步 发展 转基因技术 : 20世纪末,转基因水稻 ∕转基因老鼠等成果 , 在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增强抗逆性方面,比传统 杂交育种技术显示更多优点,引起各国科学家进一步 研究探索强烈愿望。 ① 解读 人的结构基因组 ∕功能基因组。 ② 破译 微生物 ∕植物(水稻)基因组。 ③ 启动 环境基因组的研究。 ④ 研究 基因技术应用 这个小孩患严重 《 综合免疫缺失症 》 ( SCID) 患儿从出生时起就必须生活在隔离室中 1990年第 1例 基因治疗 临床试验 用腺苷酸脱氨酶基因 ( ADA) 进入骨髓细胞 , 再送回病人体内 治疗严重 綜合免疫缺失症 ( SCID) 获得初步效果 ,引起全球轰动 ⑵ 基因治疗的现状 “ 未解之谜 ” 生命科学最多 : 吸引众多科学家加入研究队伍 脑科学 ∕生命起源 ∕埃博拉病毒 ∕冠状病毒 等 例:阿尔茨海默氏症 (第 1号染色体基因造成) ∕精神分裂症 ∕躁狂症 ∕抑郁症 有关大脑疾病的产生仍是个谜 ① 10多年来世界上已 逾千名病人 进行了基因 治疗 , 约 400个基因治疗方案正在实施, 主要 神经系统病 ∕脑血管病。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10
相关推荐
肥胖 台湾中研院 李英惠利用C/EBP基因治疗来防止肥胖。 可利用基因取代策略 , 把体内一个控制脂肪细胞发育因子取代成另一功能相似相互有别的因子 ,脂肪转变成高代谢活性的能量消耗 , 不影响人脂肪功能及正常代谢机能。 这项基因治疗已在老鼠身上获得良好的效果,经过基因治疗者虽然美食保持苗条体型。 该研究可望让人们吃得多、吃得好,不运动也不会增胖。 其它治疗肥胖的策略 : PCG1
观领域的方向 当代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 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人体器官的移植 ` 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后基因组学 转基因技术 基因治疗 生物多样性保护 脑科学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人体干细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克隆人体
整合 2020年 4月,第二列“换脸”在中国成功 所换的体积比第一列更大 器官移植的供体严重缺乏 全国有 500万盲人,其中 400万可以通过角膜移植得到光明。 美国人工培植膀胱,且移植成功。 1996年,我国科学家利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世界第一个在裸鼠背上人工复制“人耳” 2、近年来生命科学正在研究的问题 后基因组计划 生命解码的第二步 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只是生命揭密的第一步 ,
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 结构基因组 • 蛋白质基因组 • 功能基因组 基因治疗 • 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及致病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生物多样性保护 • 人类生存的生物资源 •动物、植物、微生物 • 世界上第一部保护环境的法典 —— 《 田律 》 脑科学 • 认识神经系统的活动。 • 研究脑的高级功能。 人类基因组计划 •
20世纪以后:主要是实验法 9 公元前 5000年,种植水稻 ; 公元前 3000年,饲养猪; 春秋时代, 《 诗经 》 中记载的动植物达 200多种; 公元 6世纪,北魏贾思勰的 《 齐民要术 》 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16世纪明代李时珍的 《 本草纲目 》 记载有可供药用的 1094种植物和 444种动物。 古代中国 : 主要是描述法和比较法 10
了这颗新星 (海王星 )。 后来 , 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还发现了太阳系的第 9颗行星 —— 冥王星 , 由此可见 ,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0年 8月 24日上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 将行星定义范围限制在太阳系之内。 规定 “ 行星 ” 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