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12内容摘要:
学 • 转基因技术 • 基因治疗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脑科学 后基因组学 • 结构基因组 • 蛋白质基因组 • 功能基因组 基因治疗 • 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及致病基因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技术。 生物多样性保护 • 人类生存的生物资源 •动物、植物、微生物 • 世界上第一部保护环境的法典 —— 《 田律 》 脑科学 • 认识神经系统的活动。 • 研究脑的高级功能。 人类基因组计划 • 人类基因数为 34万。 • 23对染色体中有 3对与遗传疾病高度相关。 • 1号染色体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 • 6号染色体与人类智能相关。 • X染色体与数十种疾病有关。 干细胞 • 干细胞特点:能分裂,能分化,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 • 干细胞分类: • 胚胎干细胞:也称全能干细胞,从哺乳类包括人类的早期胚胎(受精后约 4天)分离培养得到,能无限分裂,能分化为胚胎的全部细胞。 • 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潜能。 • 单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一种类型的细胞。 生命科学 •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 的总称,它是研究 及其 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科学和技术 生命活动 规律谁知道。 • 1.自然选择 解释了生物进化,该 学说的创立者是( ) • A.孟德尔 • B.达尔文 • C.沃森和克里克 • D.施莱登和施旺 B 谁知道。 • 下列哪一位学者最先发现了遗传的基本定律( ) • A.孟德尔 • B.艾弗里 • C.沃森 • D.克里克 A 谁知道。 • 下列哪一项主要不是反映我国古代在生物学方面的辉煌成就( ) • A.《黄帝内经》 • B.《天工开物》。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11走近生命科学的世纪12
相关推荐
,达国际先进水平。 ② 意义:中国的加入改变了 HGP国际研究格局, 提高了中国的形象。 a.“蔓哈顿 原子弹 ”计划 40年代b.“阿波罗 登月 ”计划 1969年 c.“人类基因组” 计划 2020年 然“ 人类基因组” 计划对人类自身的影响, 远超 另 2项计划,所以解码人类基因组被喻为生物的“圣杯” ② 人类自然科学 的三大计划 二、展望 21世纪 生命科学的世纪, 进入 后基因组学
肥胖 台湾中研院 李英惠利用C/EBP基因治疗来防止肥胖。 可利用基因取代策略 , 把体内一个控制脂肪细胞发育因子取代成另一功能相似相互有别的因子 ,脂肪转变成高代谢活性的能量消耗 , 不影响人脂肪功能及正常代谢机能。 这项基因治疗已在老鼠身上获得良好的效果,经过基因治疗者虽然美食保持苗条体型。 该研究可望让人们吃得多、吃得好,不运动也不会增胖。 其它治疗肥胖的策略 : PCG1
观领域的方向 当代 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 克隆动物和转基因动物 人体器官的移植 ` 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后基因组学 转基因技术 基因治疗 生物多样性保护 脑科学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各种组织器官和人体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 人体干细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功能干细胞,可直接克隆人体
20世纪以后:主要是实验法 9 公元前 5000年,种植水稻 ; 公元前 3000年,饲养猪; 春秋时代, 《 诗经 》 中记载的动植物达 200多种; 公元 6世纪,北魏贾思勰的 《 齐民要术 》 总结了人工选择、人工杂交和定向培育的科学原理和方法; 16世纪明代李时珍的 《 本草纲目 》 记载有可供药用的 1094种植物和 444种动物。 古代中国 : 主要是描述法和比较法 10
了这颗新星 (海王星 )。 后来 , 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还发现了太阳系的第 9颗行星 —— 冥王星 , 由此可见 ,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 ,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0年 8月 24日上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 将行星定义范围限制在太阳系之内。 规定 “ 行星 ” 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
)的比值都相等。 在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绕太阳运行,如果把这些行星的运动 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它们绕太阳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最长的 是( ),运行角速度最大的是( )。 素质能力训练: 地球 太阳 日心说 匀速圆周运动 开普勒 椭圆 椭圆的一个焦点 半长轴的三次方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冥王星 水星 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