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02内容摘要:
间距离达到最大, v乙 = at= v甲 ,所以 t= = s= 5 s, sm= s甲 - s乙 = v甲 t- at2= (10 5- 2 52) m= 25 m. (2)当乙追上甲时,两者位移相等, s甲 = s乙 , 即 vt= at2,10 t= 2t2,解得 t= 10 s. 【 答案 】 (1)25 m (2)10 s v 甲a 102 12 12 12 12 运动图象的应用 如右图所示,为三个运动物体的 v- t 图象,其中 A、 B两物体是从不同地点出发, A、 C是从同一地点出发,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C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t= 4 s时, A、 B两物体相遇 C. t= 4 s时, A、 C两物体相遇 D. t= 2 s时, A、 B两物体相距最远 【 解析 】 在 t= 4 s之前, A、 B、 C物体开始阶段速度方向均为正,方向相同;当 t= 4 s时, A、 B两物体发生的位移相同,但由于两物体不是同地出发,因此此时两者并没有相遇,而 A、 C两物体是同时同地出发,此时两者的位移也相等,故此时两物体相遇;当 t= 2 s时, A、 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此时应当为两者之间距离的一个极值,但由于初始状态不清,没有明确 A、 B谁在前,故出现 “ 相距最远 ” 和 “ 相距最近 ” 两种可能. 【 答案 】 C 【 评析 】 (1)v- t图象中,由于位移的大小可以用图线和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因此可以根据面积判断物体是否相遇,还可以根据面积差判断物体间距离的变化. (2)用图象法求解运动学问题形象、直观、利用运动图象可以直接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加速度,甚至可以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根据加速度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 — 1 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组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即可以知道 ( ) A.小车做曲线运动 B.小车的最大位移为 6 m C.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 m/s D.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 解析 】 图象为小车运动的 v- t图象不是实际运动的轨迹,不能说小车一定做曲线运动,从图象上知小车的最大速度为 m/s,从图象的面积可计算出运动的位移约为 m, D正确. 【 答案 】 D 易将竖直上抛运动当成自由落体运动处理 地面开始以 5 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气球下悬挂一小物体,当物体随气球上升到离地面为 60 m处剪断悬线,求从这时起,经过多少时间物体才能到达地面。 (g取 10 m/s2) 【 指点迷津 】 因为剪断悬线的瞬间,由于惯性,小物体仍具有向上的速度 5 m/s,所以它不会立即下落,而是做竖直上抛运动.可把上升与下降阶段合为一个整体来解答. 【 解析 】 取剪断悬线时物体的速度为初速度,并以它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沪科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02
相关推荐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是 “ 等值、反向、共线、异体 ” . 1 — 1 公元 2020年 10月 15日 9时 50分,地处西北戈壁荒滩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 “ 长征 ” Ⅱ 号 F型火箭发射了 “ 神舟五号 ” 载人航天飞船,杨利伟代表中国人民成功地登上太空,下面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
(2020年济南省级示范高中联考 )如右图所示,小车内有 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 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 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 【 解析 】 若小车静止
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性质相同,平衡力的性质却不一定相 同 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且一对平衡力也是如此 D.先有作用力,接着才有反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却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举一反三 能力拓展】 7.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 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甲狡辩 说:“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
滑下 ,初速度是 ,末速度是 5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 • 解 :根据 vt2v02=2as可得 : a=(vt2v02)/2s= 根据速度公式 vt=v0+at可得: t=(vtv0)/a=25s 即滑雪的人通过这段山坡需要 25s。 还有其它更简单的方法吗 ? 公式小结 • ………… ( 1) •
陆后 12s 内滑行的距离 . 美国 “ 肯尼迪 ” 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 的弹射系统,已知 “ FA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 时可能产生最大的加速度为 5m/s2,起飞速度为 50m/s,若要该飞机滑行 90m后起飞,则弹射系 统必须使飞机具有 的初速度 ,假设某 航空母舰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飞机仍能在此舰 上正常飞行,则该舰身长至少为 m。 40m/s 250 先后通过 A、
2) 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球 解析:拍摄得到的小球的照片中, A、 B、 C、 D…各小球的位置,正是首先释放的某球每隔 所在的位置 .这样就把本题转换成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问题了。 求拍摄时 B球的速度就是求首先释放的那个球运动到 B处的速度;求 A球上面还有几个正在滚动的小球变换为首先释放的那个小球运动到 A处经过了几个时间间隔( ) ( 1)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