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下离子的检验1内容摘要:
“ 突破口 ” 法,本题 从物质 A突破, A均能与 B、 C、 D反应生成白色沉 淀,可推知 A中含有 CO , CO 只能与 Na+组成 可溶于水的固体,故 A为 Na2CO3。 能够溶解两种 白色沉淀的只有可能含有 HSO 即 E为 NaHSO4或 Mg(HSO4)2。 B、 C中含有 Mg2+、 Al3+,D中含有 Ba2+,由④可推出 B为 Al2( SO4) 3, D为 Ba(OH)2, C为 MgCl2。 423 23答案 Na2CO3 Al2( SO4) 3 MgCl2 Ba(OH)2 NaHSO4[ 或 Mg(HSO4)2] ,欲确定是否含有下列离子: Na+、 Mg2+、 Al3+、 Fe2+、 Ba2+、 NO 、 SO 、 Cl、 I、 HCO ,取该溶液实验如下: 3 243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 取少量该溶液, 加几滴甲基橙 溶液变红色 ② 取少量该溶液, 浓缩,加 Cu片和 浓 H2SO4,加热 有无色气体产生, 后在空气中又变 成红棕色 迁移应用 ③ 取少量该溶液, 加 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 取③中上层清液 , 加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且不溶于 HNO3 ⑤ 取少量该溶液, 加 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当 NaOH过量时, 沉淀部分溶解 (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 2)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3)为进一步确定其他离子,应该补充的实验 是。 解析 ①该溶液滴加甲基橙,溶液变红,证明溶 液呈酸性,可能含有 Mg2+、 Al3+,水解显酸性 ,不 可能含 Fe2+(Fe2+浅绿色 )、 HCO ;②说明有 NO 气体产生,证明溶液中含有 NO ;③④说明溶液 中含有 SO ;⑤加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 部分溶解于过量 NaOH中,说明溶液中含有 Mg2+、 3243Al3+;④说明原溶液不含 I,由 Al3+推出不可能含 有 HCO ,由含有 SO 推出原溶液不可能含有 Ba2+。 综合以上实验可推出一定含有 Mg2+、 Al3+、 NO 、 SO ,一定不含有 Fe2+、 Ba2+、 I、 HCO ,可能含有 Na+、 Cl。 答案 ( 1) Mg2+、 Al3+、 NO 、 SO (2)Fe2+、 Ba2+、 I、 HCO (3)焰色反应,确定是否含有 Na+ Cl的检验:取少量该溶液,加足量的 Ba( NO3) 2 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加 AgNO3溶液,再加稀 HNO3 324 33324324,只含有下列 8种离子中的某 几种 :Na+、 H+、 Ag+、 Mg2+、 Cl、 OH、 HCO 、 NO。 已知该溶液能跟铝粉反应,且放出的气 体只有 H2 ( 1)若溶液和铝粉反应后有 [Al(OH)4]生成,则溶 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还可能含有大量 的 ( 2)若溶液和铝粉反应后有 Al3+生成,则原溶 液中一定不含有大量的。 33解析 (1)溶液与铝粉反应生成 [Al(OH)4],则溶液一 定含有大量的 OH,所给离子中可与 OH大量共存 的有 N。沪科版化学高二下离子的检验1
相关推荐
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浓度较大的乙醛蒸气会引起中毒现象。 乙醛的化学性质(与甲醛相似) (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 (醛基碳氢键断裂后加氧) (1)银镜反应 :记住现象 (2)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 记住现象 O CH3 C H + H2 催化剂 CH3CH2OH 与氢气加成的反应又叫还原反应
分子式 电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分子结构特点 键的类型 分子极性 分子内各原子 的相对位置 二、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 • 浓硫酸
变红。 焰色反应,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片)。 ( l) H+ ( 2) Na+、 K+ ( 3) Mg2+ 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Mg(OH)2沉淀。 与适量的 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 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过量的 NaOH溶液。 不能溶于过量的氨水。 ( 4) Al3+ ( 5) Fe3+ 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与
HCHHOH H( CH3OH) HCHO + H2 CH3OH 催化剂 (碳氧双键上的加成 ) O H C H + H2 催化剂 CH3OH 与氢气加成的反应又叫还原反应 (1) 银镜反应 所用试剂:银氨溶液 银镜反应的条件:水浴加热 发生的现象:试管的内壁上附有一层光 亮的
(可用 NaOH溶液除去) 硝化反应: ( 2) + HNO3 浓硫酸 50~60℃ NO2 + H2O 硝基苯 硝基苯:无色油状、有苦杏仁味的液体,比水重, 不溶于水,有毒。 说明: 制得的硝基苯中混有少量 NO2气体,故呈淡 黄色。 (可用 NaOH溶液除去) 浓硫酸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硝基所取代的反应。 ( 3) 磺化 + HO- SO3H 70℃ ~80℃ -
:根据终点,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标准 NaOH溶液 Vs. 滴定家用白醋 终点的 pH_____ 选用 ____作指示剂 习惯做法 • 标准强酸 Vs. 待测强碱,甲基橙,黄 → 橙 • 标准强碱 Vs. 待测强酸,酚酞,无色 → 粉红 ——颜色变化明显 • 标准强酸 Vs. 待测 弱 碱,甲基橙,黄 → 橙 • 标准强碱 Vs. 待测 弱 酸,酚酞,无色 → 粉红 ——最接近终点的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