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二上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内容摘要:
②氢气的体积 某温度下,用一定量的镁带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测出产生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该温度下 1mol氢气的体积。 4. 计算转化 说明:氢气体积用排水法测量排出的水的体积 1. 缺点: 气球体积难以准确测定,实验误差大。 2. 缺点: 量筒中的水压会使气体体积测量产生较大误差,修正操作繁琐。 3. 缺点: 量筒中的读数并不是氢气体积;气体压力大于。沪科版化学高二上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1
相关推荐
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称量 两次称量差超过 加热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小 偏小 X= 160 (m1m2) 18 (m2m0)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偏大 〔 练习与评价一 〕 (21) 下列关于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测定的操作中正确的 是。 A、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再称量 B、第一次加热、称量,还要再做一次加热、称量即可 C、坩埚未经干燥即进行称量 D
HCl少加一滴(为 ml),此时溶液 pH值为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 从以上计算中发现,在强酸与强碱恰好中和前后,外加少量的酸或碱,溶液的 pH值将发生明显的改变 (突跃 ) 四 . 中和滴定过程 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仪器: 标准液: 选择适当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的 操作步骤(书 P60) 例:用标准 HCl溶液滴定未知 NaOH溶液 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夹、 铁架台。 HCl (甲基橙
结构,苯环上的的二取代物应该有几种。 讨论: 苯的结构小结: 1. 六个碳原子 、 六个氢原子均在同一平面。 2. 各个键角都是 120度 3. 碳碳单键键长: 154pm 苯的碳碳键长 140pm 碳碳双键键长: 133pm 结论: 苯具有 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苯环上 不是 由碳碳单键和双键交替的 ,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 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课堂练习: ( ) 三、苯的物理性质 颜
由电子 原子 分子 阴、阳离子 物 理 性 质 熔沸点 差别较大 很高 很低 较高 硬度 差 别较大 很大 很小 较大 导电性 导体 无(硅为半导体) 无 晶体不导电,溶于水或熔化能导电 实例 Au、 Fe、 Cu、钢铁等 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硅、碳化硅 Ar、 S等 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等 ( ) B.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 ) 相互作用较弱
极不稳定SiH4 不稳定 PH3 较稳定 H2S 稳定 HCl 剧烈 (冷水) 一般 (热水) 不明显(沸水)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两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 3)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结论 1: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 越易得电子 → 非金属性越强 ( 3)同周期、同主族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 (从左到右) 元素的 金属性逐渐减弱 、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 (从上到下) 元素的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金属性逐渐增强。 从元素周期表中 找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4)从实验角度,判断元素 金属性强弱 的方法 ① .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