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下认识物质的量浓度2内容摘要:
特点:容量瓶上标有 温度、容积、刻度线。 常用规格 :100mL、 250 mL、 500mL、 1000mL。 (一 ) 认识容 量瓶 刻度线 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液。 用蒸馏水清洗,不干燥不影响实验。 仅作配制 一定体积、 浓度准确 的溶液 ,不能于 量取、 贮存、溶解、反应。 (二 )配制 500mL : g NaOH 溶解、冷却 转移 定容 颠倒、摇匀 洗涤、转移 计算、称量 计算: nB=cV, 质量 m =n M 称量: 用天平称量。 注意: 准确至 ,称量 NaOH等固体时用小烧杯。 溶解: 烧杯中,用蒸馏水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 转移 : 用玻璃棒引流。 注意: 不可在容量瓶中溶解; 应在烧杯中溶解并 冷却 至室温再转移。 洗涤: 洗涤烧杯、玻璃棒 2~ 3次。 定容: 加水到离刻度线 1~ 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到刻度, 颠倒 摇匀 ,装瓶贴标签。 视线与 凹液面最低处 相平。 俯视 仰视 容量瓶: 看刻度线 V液 偏小, V液 偏大, 俯视: 等于将液面 降低。 仰视: 等于将液面 提高。 c偏高 c偏低 操作实情 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 称量前天平未调零点,指针偏左 物体砝码放颠倒 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 定容时眼睛俯视的刻度线 液体未冷却到室温就加水定容 烧杯和玻璃棒未洗涤 摇匀后发现凹液面的最低点 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某同学配制 NaOH溶液,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偏小 无影响 偏大 偏小 偏小 偏大 偏小 五、物质的量浓度的应用 应用定义式计算 浓溶液稀释后求物质的量浓度 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量浓度 BBncVC1V1=C2V2 1000 wcM 思考: 如何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cm 3的浓硫酸配制 250ml 2molL 1的稀硫酸。 ⑴ 计算: 因为溶液稀释时溶质 的 物质的量不变 ,所以 c浓硫酸 V 浓硫酸 =cB V= 2molL 1 V浓硫酸 = 根据: 13B 110 00 m l L g c mCM g m ol。沪科版化学高一下认识物质的量浓度2
相关推荐
反应置换出 H2的难易 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非金属单质与 H2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 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 酸)的酸性强弱 物质性质的判断依据 金属元素性质 Na Mg Al 单质和水(或酸) 的反应情况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 跟冷水剧 烈反应 NaOH强碱 跟沸水反应 放 H2;跟酸 剧烈反应放 H2 Mg(OH)2 中强碱 跟酸较为
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 → 越易得电子 → 非金属性越强 ( 3)同周期、同主族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 (从左到右) 元素的 金属性逐渐减弱 、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主族 (从上到下) 元素的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 金属性逐渐增强。 从元素周期表中 找出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和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4)从实验角度,判断元素 金属性强弱 的方法 ① .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极不稳定SiH4 不稳定 PH3 较稳定 H2S 稳定 HCl 剧烈 (冷水) 一般 (热水) 不明显(沸水)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强碱 中强碱 两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 3)单质、化合物的性质 结论 1: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mol, • 含 H+ 个, SO42 个。 在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的计算 • mol /L的下列溶液 500mL中含 NO3数目最多的是:( ) ;NO3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 • 求等体积的 mol /L的三种溶液硫酸钠 、 硫酸镁 、 硫酸铝中阳离子的个数比。 阴离子的个数比。 C3V3 = C1V1+C2V2 (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 ) 例 5 、 50
浓 H2SO4 的性质 吸水性: 吸收水分子的性质 强氧化性: 脱水性: 能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 按水的组成脱去的性质。 小结: (四)用途 难挥发性酸 强电解质 酸性 吸水性 强氧化性 制取易挥发性酸 蓄电池 酸洗锈层、制化肥 干燥剂 制炸药 硫酸的性质 用途 一 .将下列现象中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写在空白处 吸水性 吸水性 脱水性 酸性 强氧化性 ,质量增加 ( 浓) + Zn ZnSO4+
Cl = AgCl↓ 设计意图 :⑴利用氯化钠和葡萄糖回顾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知识 ⑵引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 ⑶为离子检验埋下伏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任务一 : 实验探究 1:组装 Ba(OH)2溶液的导电性装置,然后向 Ba(OH)2溶液(含酚酞)中滴加稀硫酸,观察现象并做好探究报告 讨论 :( 1)稀硫酸与 Ba(OH)2溶液中存在哪些 离子。 灯泡亮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