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化学高一上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内容摘要:
和溶液里已溶解的溶质从溶液中析出这两个反应 的过程仍然在不断进行着,只是因为两个过程进行的速度相等。 溶解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 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个把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浸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晶体形状的变化,测定变化前后晶体的质量,通过分析讨论,加深溶解平衡的理解。 6.关于结晶水合 物的知识可以出示几种结晶水合物的晶体,如:胆矾、绿矾、明矾、石膏等;并介绍它们的化学式。 用《实验活动 ——加热胆矾晶体》的实验,说明硫酸铜晶体和无水硫酸锕晶体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阅读理解风化和潮解的概念。 7.第 82页 “人体能量的变化。 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贮存的化学能,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 、元机盐、维生素这六种营养物质。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三类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人体每日的能量消耗中,约有十分之一的能量由蛋白质所提供,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 的重 要物质。 人每日脏器活动和肢体活动所需的能量中,约有 70%源于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约有 20%来自脂肪,脂肪是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 8.趣味实验:化学 “冰袋 ” 利用铵盐溶解于结晶水的吸热特征,制造冰袋。 分别称取碳酸钠晶体 30g和硝酸铵晶体 23g并研细。 先将研细的碳酸钠晶体装入小塑料袋底部,压紧后,用一双卫生筷子夹住塑料袋并用线绳将筷子两端绑住,将碳酸钠晶体封在袋子下半部;然后将研细的硝酸铵装 在袋子上半部,再用封口杌将塑料袋封闭,即成 “冰袋 ”。 使用时,只要将卫生筷子取下,使袋内两种固体粉末充分混合,立即产生低温,袋子最低温度可降至约 0℃。 9.一些物质的溶解热 本表取自 R. :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e, 63rded, (1982), Dl27。 10.第 87页中讲到的 “矾 ”,是硫酸盐的结晶水合物。 常见的硫酸盐结晶水合物:。 有些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就能在干燥的空气里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的结晶水,发生 “风化 ”现象。 这是因为结晶水合物也有 “蒸气压。 例如在 30℃ 时, Na2S0410 H20的蒸气压是 27mm, CuS045H20是 , BaCl22 H20是 4mm。 当结晶水合物的蒸气压大于大气中水蒸气的压力时,就会发生风化现象。 潮解并非风 化的逆过程。 容易潮解的物质必须具备两个特点: (1)能使水凝结于其表 面, (2)极易溶解于水。 12.制备胆矾晶体的方法 往盛有 100mL 蒸馏水的烧杯里,溶解 30gCuS045H2O。 在石棉网上给烧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动,当加热到 60℃ 左右,把溶液慢慢地冷却 (最好把盛有 CuSO4溶液的烧杯放在热水里,使它冷却的速度越慢越好 ),到第二天,在盛有 CuSO4溶液烧杯的底部会有小晶体形成,晶体上面是 CuS04的饱和溶液。 然后过滤,把滤液过滤到一个干净的烧杯里。 从所形成。沪科版化学高一上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吗
相关推荐
. ⅠA 族和 Ⅶ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练习 D 【 例 2】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NaOH B、 AlCl3 C、 NH4Cl D、 HCl E、 H2SO4 【 注意 】 离子键的存在 (1)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存在离子键。 (2)自身 含有阴 、
原子团 之间或与活泼的非金属、金属元素之间 如: (NH4)2S、 (NH4)2CO MgSO4等 (3)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如: NaOH、 KOH、 BaCO3等 [ 练习 ] 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氯离子, 溴离子, 硫离子 , 钠离子, 钙离子 [ S ]2 : : [ Br ] : : Ca 2+ [ Cl ] : : Na + 由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组成,但相同离子不能合并
, NaCl, CaO, BaO四种离子化合物熔点的高低顺序。 • • (最外层为 8电子结构,只一个电子层为 2电子结构) • • 离子半径的大小、离子带电荷的多少直接影响由其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 离子的结构特征 H Li F Na Mg Al Cl K Ca Br 原子半径 (1010m) H+ 极小 Li+ F Na+ Mg2+ Al3+ Cl K+ Ca2+ Br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 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 ,居世界首位;伊拉克 1431亿桶,居全球第二;伊朗为 ,居世界第三位。 二、溶解的过程和溶解热现象 课堂实验: P76/高锰酸钾溶于水的现象 现象:高锰酸钾晶体扩散到水中,水中的紫红色范围逐渐扩大,最后变成均匀的紫红色溶液。 44K M nO K M nO 课堂实验: P76/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 现象
8 8 1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层 L层 M层 N层 2 氦 He 2 18 氩 Ar 2 8 8 10 氖 Ne 2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稀有气体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 层 L 层 M 层 N 层 O 层 P 层 规律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 8个( K
8 8 10 氖 Ne 2 8 36 氪 Kr 2 8 18 8 54 氙 Xe 2 8 18 18 8 86 氡 Rn 2 8 18 32 18 8 稀有气体: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K 层 L 层 M 层 N 层 O 层 P 层 规律 2: • 最外层电子层数不超过 8个( K层为最外层时则不超过 2个)。 • 因为当最外层电子数达到 8 ( K层为最 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