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鲁科版3-5选修三13科学探究——维弹性碰撞2内容摘要:
答案为 A 展示内容如下: 如图所示,质量为 m的小球被长为 L的轻绳拴住,轻绳的一端固定在 O点,将小球拉到绳子拉直并与水平面成θ角的位置上,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则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的即时速度是多大。 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并给三分钟思 考时间。 ( 1)提问学生解 答方法: 可能出现的错误有:认为轻绳的拉力不做功,因此过程中机械能守 恒 , 以 最 低 点 为 重 力 势 能 的 零 点 , 则 : 221)sin1( mvm gL 得)sin1(2 gLv ( 2)引导学生分 析物理过程 第一阶段,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直到轻绳位于水平面以下,与水平面成θ角的位置处为止.在这一阶段,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成立。 下一阶段,轻绳绷直,拉住小球做竖直面上的圆周运动,直到小球来到最低点,在此过程中,轻绳拉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成立。 提问: 在第一阶段终止的时刻,小球的瞬时速度是什么方向。 在下一阶段初始的时刻,小球的瞬时速度是什么方向。 在学生找到这两个速度方向的不同后,要求学生解释其原因,总结归 纳学生的解释,明确以下观点: 在第一阶段终止时刻,小球的速度竖直 向下,既有沿下一步圆周运动轨道切线方向(即与轻绳相垂直的方向)的分量,又有沿轨道半径方向(即沿轻绳方向)的分量.在轻绳绷直的一瞬间,轻绳给小球一个很大的冲量,使小球沿绳方向的动量减小到零,此过程很类似于悬挂轻绳的物体(例如天花板)与小球在沿绳的方向上发生了完全非弹性碰撞,由于天花板的质量无限大(相对小球),因此碰后共同速度趋向于零.在这个过程中,小球沿绳方向分速度所对应的一份动能全部损失了.因此,整个运动过程按机械能守恒来处理就是错误的. ( 3)要求学生重新写出正确的方程组 221sin2 mvmgL cos// vv 22// 21)s in1(21 vmm gLv 解得: )1s in2( s in2 3 gLv 小结: 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类比为碰撞,建立合理的碰撞模型可以很简洁直观地解决问题,下面继续看例题。 展示内容如下: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和 mB的滑块之间用轻质弹簧相连,水平地面光滑, mA、 mB原来静止,在瞬间给 mB一很大的冲量,使 mB获得初速度 v0,则在以后的运动中,弹簧的最大势能是多少。 ( 1) mA、 mB 与弹簧所构成的系统在下一步运动过程中能否类比为一个 mA、 mB 发生碰撞的模型。 (因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可类比为碰撞模型) ( 2)当弹性势能最大时, 系统相当于发生了什么样的碰撞。 (势能最大,动。新课标鲁科版3-5选修三13科学探究——维弹性碰撞2
相关推荐
. . . . . . . . . . . . . . . B 带电粒子 在磁场中偏转模型 V L d qVB O r 2dr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模型 +++++++++ V qE y Y D L --------- E d O 49 10 Ce ( )密立根油滴实验 密立根 (美国 ) Robert 1868年 ~ 1953年 有关阴极射线 实验总结 带负电,且电荷量与氢离子相同
线是什么呢, 怎样获得证据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英国物理学家 1890年起开始研究,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 他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 实验验证 • 1. 当金属板 D D2之间未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在屏上 P1点。 施加电场 E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屏上 P2处。 由此可以推断阴极射线带有什么性质的电荷。 汤姆孙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 汤姆孙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
沿原方向前进说明什么。 ③ 少数 α 粒子的大角度偏转甚至反弹是怎么造成的。 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 , 叫做原子核 .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 原子核的核式结构 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原子内部是十分“空旷”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体育场 原子 原子核 原子核的电荷和大小 •
大气里温室气体 ( 二氧化碳 、 甲烷等 ) 含量增大而形成的。 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 2) 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 , 如二氧化硫 、 二氧化碳 、 氢氧化物等 , 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 , 使其成为酸雨。 煤炭中含有较多的硫 , 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硫等物质。 ( 3) 光化学烟雾
• 由动量定理知,动量变化一定时,冲量 Ft恒定,则 F与 t成反比,时间 t越小,作用力 F越大。 • 木板与鸡蛋的作用时间较短,作用力较大,所以鸡蛋更容易碎。 动量定理的理解 ( 2)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定的力,也适用于变力。 (对于变力的情况,动量定理中的 F 应理解为变力在作 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 ( 3) 为矢量表达式 ,动 mvvmFt 量变化的方向与合外力冲量的方向相同。
吗。 通过计算后回答。 求解; 讨论后做出回答 实例分析 6 追问:若动摩擦因数μ 甲 =μ 乙 =,则情况又如何,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提出问题: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的总动量守恒的条件是什 么。 板书:系统总动量守恒的条件 通过计算进一步做出分析 揭示动量守恒的条件 7 提出问题:前面讨论的若物体间的作用力是变力时,则情况又如何呢。 引导学生猜想; 出示并介绍实验仪器,指定一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