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3内容摘要:
说明 ( 1) 如果 r> r0分子势能随 r增大而增大, 这与弹簧拉伸相似 ;如果 r< r0,分子势能随 r减小而增大, 这与弹簧压缩相似 ; r=r0势能 最小 . ( 2) 一个物体的体积改变,分子势能也随改变,因此分子势能和它的体积有关。 分子势能 r r0 0 EP 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 1)洒在屋里的一点香水,很快就会在屋里的其他地方被闻到 ( 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 3)高压下的油会透过钢壁渗出。 ( 4)温度升高,布朗运动及扩散现象加剧。 ( 5)固体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两部分 F引 和 F斥 A. F引 和 F斥 B. F引 和 F斥 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 C.分子力指 F引 和 F斥 D.随分子间距增大, F斥 减小, F引 增大 有两。新课标粤教版3-3选修三14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3
相关推荐
r ② 影响因素:微观上与分子之间的距离有关 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三、物体的内能: 定义: 物体内 所有分子 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决定因素: 由 物质的量 、温度、体积共同决定 (质量和摩尔质量) 区别 物体的内能 机械能 描述的对象不同 决定因素不同 对应的运动形式不同 描述热学 描述机械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 机械运动 物质的量、 温度、体积 物体的质量、 运动速度、
即使瓶中的气体压强保持等于外界大气压强不变) 可得到,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3. 盖 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 体积 V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 V T ) . 2211TVTV CTV 可写成 或 ( 1)盖 吕萨克定律是实验定律,由法国科学家盖 吕萨克通过实验发现的. ( 2)成立条件:气体质量一定,压强不变. ( 3) 在
属 /金属:基体 —— 镍合金,钛合金 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弹性模量,塑性和韧性较好,用于飞机构件 ( 2)金属 /陶瓷:基体 氧化铝,氧化锆 改善陶瓷脆性和抗拉能力,用作高温结构材料。 金属纤维复合材料 的 电磁波吸收特性 将金属纤维混入混凝土 ,制成金属纤维复合材料混凝土 ,与普通混凝土进行电磁波吸纳比较试验 ,证实金属纤维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吸收电磁波特性 .利用该特性
体中的微小颗粒,都会作无休止的不规则运动。 悬浮在液体中的花粉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布朗运动。 做布朗运动的小颗粒虽然不是分子,但是它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为什么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 颗粒越小 每一瞬间受到液体 分子撞击的数目少 受力极易不平衡 颗粒越大 同时跟它撞击 的分子数多 受力的平均效果互相平衡 质量大,惯性大 运动状态难改变 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科网 ZXXK] 2.根 据已知的实验事实,推理得出分子之间还存在着斥力。 提问学生:由哪些实验事实,判断得出分子之间有斥力。 综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即使气体压缩到了一定程度后再压缩也是很困难的;用力压缩固体(或液体、气体)时,物体内会产生反抗压缩的弹力。 这些事实都是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表现。 运用反 证法 推理,如果分子之间只存在着引力,分子之间又存在着空隙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实验方法:把一滴油酸滴到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薄膜。 实验原理: d=V/S( V— 油酸的体积, S— 油酸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薄膜面积) • 油膜法 1 • 油膜法 2 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m 数量级:一些数据太大或很小 ,为了书写方便 ,习惯上用科学记数法写成 10的乘方数 ,如 3 1010m。 我们把 10的乘方数叫做数量级 , 1 1010m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