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62动量守恒定律(一)3内容摘要:
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并紧靠在一起(不粘连), A的 ab部分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 bc部分是粗糙的水平面 .现让质量为 m小物块 C(可视为质点)自 a点静止释放,最终刚好能到达 c点而不从 A上滑下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到 b点时, A的速度最大 C到 c点时, A的速度最大 C到 b点时, C的速度最大 C到 c点时, A的速率大于 B的速率 针对训练 2- 1:下面关于动量守恒的判断正确的是( ) ,船上的人用力拉绳子,两船靠近,如果两船所受阻力不能忽略,两船动量必不守恒 ,人与车总动量守恒 的木块,由于子弹对木块的作用力远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因此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中子弹、木块系统的动量守恒 ,物体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动量是否守恒取决于物体与斜面间有无摩擦 针对训。新课标人教版3-5选修三162动量守恒定律(一)3
相关推荐
于比较复杂的物理过程,要采用程序法对全过程进行分段分析,要明确在哪些阶段中,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从而确定所研究的系统是由哪些物体组成的。 学科网 ( 2) 要对各阶段所选系统内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弄清哪些是系统内部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力,哪些是系统外物体对系统内物体作用的外力。 在受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条件,判断能否应用动量守恒。 学科网 ( 3)明确所研究的相互作用过程
多用电表测出变压器的原 .副线圈两端电压,并试讨论变压器原 .副线圈两端电压的关系: V1 V2 1)实验研究法 A2 A1 实验结论: 原 线圈和 副线圈中的电流跟它们的匝数成反比。 实验结论: 原副线圈两端电压之比等于这两个线圈的匝数比。 次数 1 2 3 4 5 U1 U2 V1 V2 次数 1 2 3 4 5 A1 A2 A2 A1 2)理论分析法 2Etn 2原线圈 E1=
定是定值电阻 例 4:如图是一火警报警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 其中 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 a、b之间接报警器。 当传感器 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 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 U的变化情况是( ) A. I 变大, U 变大 B. I 变小, U 变小 C. I 变小, U 变大 D. I 变大, U 变小 R1 R3 R2 A a b E r
O A B C H 题 目 问 题 ⑴ 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以下哪些选项 _____________. H a、 b的质量 ma、 mb a、 b的半径 r a、 b 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 t O点到 A、 B、 C各点的距离 OA、 OB、 OC F. 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 h ⑵ 小球 a、 b的质量 ma、 mb应该满足什么关系 ?为什么 ? ⑶
的选取,只有在确定了系统后,才能确定内力和外力。 注意 : ( 1)应用时需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 ( 2)区分“ 外力的矢量和 ”:把作用在系统上的所有外力平移到某点后算出的矢量和。 “ 合外力 ”:作用在某个物体 (质点 )上的外力的矢量和。 ( 3)明确“ 不变量 ”绝不是“ 守恒量 ”。 确切理解“ 守恒量 ”是学习物理的关键。 三、动量守恒定律 • 例如:如图所示,斜面体 A的质量为 M
2.实验条件的保证、实验数据的测量 2. 1 实验 必须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即两个物体在碰撞之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之后还沿同一直线运动。 2. 2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3 测量两个物体在碰撞前后的速度. 师:测量物体的速度可以有哪些方法。 生:讨论。 总结: 速度的测量:可以充分利用所学的运动学知识,如利用匀速运动、平抛运动,并借助于斜槽、 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等来达到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