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21波的形成和传播2内容摘要:
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三、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1. 介质和波源: 介质 —— 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波源 —— 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 机械波: 3.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 注意 : 4. 机械波向外传播是振动形式的传播,介质中 各质点不随波发生迁移 . (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新课标人教版3-4选修三121波的形成和传播2
相关推荐
问 )看到了什么。 (看到一列凸凹相间的波形向绳子的另一端传去),如果手拿 绳子的一端不抖动,保持静止,那么,绳子上各处有没有振动。 有没有绳波。 (没有)为什么波能传播。 绳子→大量质点→相邻质点间有相互作用力。 (提问、分析、黑板上作课本 - 3图)振源→受迫振动→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完整看一下波的形成过程(多媒体演示)。 通过提示让学生讨论(板书)波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有什么特点(多媒体)
的实例中,概括出波的产生条件:①波源,②介质(为分析波的形成奠定基础) 实验探究、培养能力 实验一,师生共同实验:取一条柔软的绳,绳上扎一红布条,放在两组学生之间的 地板上,让一学生拉住绳的一端,教师执绳的另一端左右振动,让旁边两组学生观察绳波的形成。 主要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从实验现象中认识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但介质中的质点并不随波而迁移。 实验二,分组实验:学生每两人一组
生迁移. ( 1)当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各个质点均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 2)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依次开始振动. ①各质点振动周期相同(由振源决定,即与振源振动周期相同) ②各质点振幅相同(不考虑能量损失时) ③各质点刚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 5.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波向外传播的是振动的形式(向外传递信息和能量). 五、波动与振动 1. 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 ,
波 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在同一直线上 小结 波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运动,产生机械波的 条件是波源和介质 机械波和机械振动是有区别的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有机 械波一定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不一定有 机械波 机械波形成时,介质中的质点只在各自的平 衡位置附近振动,循规蹈矩而不随波逐流 机械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可以同 时存在,例如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课堂讨论
受迫振动的振幅增大,这种现象叫做共振。 利用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或等于 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防止共振时,应使驱动力的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不同,而且相差越大越好. 阻尼振动:振幅越来越小的振动 课堂训练 1. 如图所示,是用来测量各种发动机转速的转速计原理图。 在同一铁支架 NM上焊有固有频率依次为 80Hz、 60Hz、 40Hz、 20Hz的四个钢片 a、 b、c、 d。 将
(有相当多的学生没见过带摆 的表,如果学习单摆一节时让学生看过实物或视频了,此时直接提出问题即可,否则要演示实物或视频。 ) 生:普遍认为受阻力,但振幅又保持不变。 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振幅不减小呢。 生:讨论后或经老师提醒后得出摆不断得到能量补充。 (老师可以当场给钟上弦,给出增加弹性势能的 视觉感受。 ) 师:象钟摆这样虽有能量损耗,但能量又不断得到补充,使振动能够持续下去的振动叫受迫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