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5内能6内容摘要:
分子势能减小 . 在 r< r0的条件下 , 分子力为斥力 , 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至 r0过程中 , 分子力也做正功 , 分子势能也减小 . 当两分子间距离 r= r0时 , 分子势能最小 . 三、物体的内能 1. 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 物体的内能 . 也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2.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 因为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所组成 . 3. 决定物体内能的因素 ( 1) 从宏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物体的摩尔数 、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决定 . ( 2) 从微观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由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数 ,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和分子间的距离三个因素决定 . 1. 能量的形式不同 . 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机械能分。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5内能6
相关推荐
关, A、 B相通后,温度不变, B中 气体压强为 _________帕。 如图所示,竖直玻璃管里有一段 4cm长的水银柱 ,水银柱的下面封闭着长 60cm的空气柱,玻璃管的横 截面积是 . 在温度不变时,如果再向管里装入 ,持平衡时,封闭在水银柱下面的空气柱 有多高。 已知大气压 p0 = 105Pa,水银的密度 ρ = 103 kg/m3. SmSVh 4331212
的气体 ,在 压强不变 的情况下所发生的体积与温度的变化过程 . 二 .盖 .吕萨克定律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 ,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其体积 V与 热力学温度 T成正比 . 二 .盖 .吕萨克定律 : V/T =ΔV/ΔT =C V1/T1=V2/T2 : 一定质量的气体的 V— T图线其延长线过原点 . 判断哪条等压线表示的是压强大 ? p1p2 1 2 吕萨克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实验目的: 在温度保持不变时,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的关系 ( 2) 实验装置 1 实验装置 2 ( 3)实验数据的测量及分析 演示实验(看课本) 实验 ( 1)研究的是哪一部分气体 ? ( 2)怎样保证 T 不变 ? ( 4)如何测 V ? ( 3)如何改变 p ? —— 根据高度差 实验数据的处理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压强( 105Pa) 3 . 0 2 . 5 2
p 、 E 均变小 C. Ek不变、 Ep变大、 E变大 D. Ek不变、 Ep变小、 E变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某气体的温度是 0℃,则该气体中每一个分子的温度也是 0℃ B.运动快的分子温度较高,运动慢的分子温度较低 C.如果一摩尔物质的内能为 E,则 每个分子的内能为 E/NA (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个“共同性质”,此时我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 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 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 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热平衡定律 (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温度 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
A B 若两带电体相连后,其带电状态不发生变化。 说明两带电体原来就已经处于相同的电平衡状态。 ( 具有相等的 电势 ) 若两个系统接触后,它们的热学状态不发生变化。 说明两个系统原来就已经处于相同的热平衡状态。 ( 具有相等的 温度 ) A C B C A B 若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