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4温度和温标4内容摘要:
个“共同性质”,此时我们说两个系统达到了热平衡. 热平衡概念也适用于 两个原来没有发生过作用 的系统.因此可以说,只要两个系统在接触时 它们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我们就说这两个系统原来是处于热平衡的. 热平衡定律 (又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 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这个结论称为热平衡定律。 温度 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时,它们具有一个“共同性质”。 我们就把表征这一“共同性质”的物理量定义为温度。 系统达到热平衡的宏观标志就是温度相同,若温度不同即系统处于非平衡态,则系统一定存在着热交换。 温度是 决定一个系统与另一个系统是否达到热平衡状态 的物理量,它的特征就是 “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温度” 这就是常用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温度的基本原理. 若温度计跟物体 A处于热平衡,它同时也跟物体 B处于热平衡,根据热平衡定律, A的温度便与B的温度相等 . 例 一金属棒的一端与 0℃ 冰接触,另一端与 100℃ 水接触,并且保持两端冰、水的温度不变.问当经过充分长时间后,金属棒所处的状态是否为热平衡态 ?为什么 ? 解析。新课标人教版3-3选修三74温度和温标4
相关推荐
p 、 E 均变小 C. Ek不变、 Ep变大、 E变大 D. Ek不变、 Ep变小、 E变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某气体的温度是 0℃,则该气体中每一个分子的温度也是 0℃ B.运动快的分子温度较高,运动慢的分子温度较低 C.如果一摩尔物质的内能为 E,则 每个分子的内能为 E/NA (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D.以上说法均不对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分子势能减小 . 在 r< r0的条件下 , 分子力为斥力 , 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至 r0过程中 , 分子力也做正功 , 分子势能也减小 . 当两分子间距离 r= r0时 , 分子势能最小 . 三、物体的内能 1. 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 物体的内能 . 也叫做物体的热力学能. 2.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
关, A、 B相通后,温度不变, B中 气体压强为 _________帕。 如图所示,竖直玻璃管里有一段 4cm长的水银柱 ,水银柱的下面封闭着长 60cm的空气柱,玻璃管的横 截面积是 . 在温度不变时,如果再向管里装入 ,持平衡时,封闭在水银柱下面的空气柱 有多高。 已知大气压 p0 = 105Pa,水银的密度 ρ = 103 kg/m3. SmSVh 4331212
A B 若两带电体相连后,其带电状态不发生变化。 说明两带电体原来就已经处于相同的电平衡状态。 ( 具有相等的 电势 ) 若两个系统接触后,它们的热学状态不发生变化。 说明两个系统原来就已经处于相同的热平衡状态。 ( 具有相等的 温度 ) A C B C A B 若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处于热平衡。 热平衡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 )
很小 , 与待测物体接触时 , 几乎不改变待测物体状态 . • (2)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 • “ 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温差达15℃ ” , “ 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青岛 、威海等地秋冬两季最高气温相差 15K” ;以上两种说法中的温度差哪种说法大些。 • 答案: 在用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表示温度变化时,每变化 1℃ 等于变化 1K
斥 F斥 r< r0 ( 2)当 r< r0时,随 r的减小, F引 、 F斥 都增大, F斥 比 F引 增大得快,F斥 > F引 ,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r减小,分子力增大 F引 F引 F斥 F斥 r> r0 (3)当 r> r0时,随 r 的增加, F引 、 F斥 都减小, F斥 比 F引 减小得快, F斥 < F引 ,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 4)当 r> 10r0时,分子力等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