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内容摘要:
能源,这种能源的主要优点是 • • ( 3) 70年代后期,美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煤炭的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试简要分析其原因: 煤炭 石油 石油 热量高、运输方便 石油消费量大,价格上升 美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图 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 多条铁路线经过 • 京包线\石太线\太焦线\大秦线\神黄线 哈尔滨大连京哈线北京上海九龙广州京沪线包头包兰线成都宝鸡昆明宝成线兰州乌鲁木齐焦作柳州连云港成昆线贵阳株洲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线陇海兰新线京包线沪杭线浙赣线杭州湘黔线贵昆线长江格尔木吐鲁番库尔勒喀什拉萨三横三纵 1 2 5 4 3 二、能源基地建设 • 1、扩大煤炭开采量 •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基地建设 (晋煤外运线路 ) • 铁路一向是煤炭运输的主力,长期以来主要由两条专线承担。 • 一是西起大同东至秦皇岛的大秦线,即西煤东运的“第一条通道”,其设计运能 1亿吨,2020年运力已扩建到 ,由铁道部管理运营; • 第二条通道是由神华集团投资兴建的神朔黄铁路,它西起大柳塔东至黄骅港,设计运输能力 6800万吨。 大秦线世界第一 • 从太原铁路局了解到,我国最大的铁路运煤专线 ——— 大同至秦皇岛铁路线 2020年全年运输量已突破 2亿吨,居世界第一。 从 2020年开始,我国出现大范围内的“电荒”。 为了将山西的煤炭运输出去,缓解全国电荒,铁路部门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 2020年年底,大秦线的运量由原来的不到 1亿吨提高到了 ,2020年达到了。 2020年,。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相关推荐
年江苏卷 )图 4- 2- 14 为我国某地区农业 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读图回答 (1)~ (2)题。 图 4- 2- 14 ) (1)① 、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 答案 】 D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思路点拨 区域优势 山西的区域经济发展 煤炭资源丰富 探究二: 阅读相关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煤海上的山西 山西省三分之一的地下埋藏着煤 , 世界第一产煤国 —— 中国的煤有四分之一来自这里。 从手工采煤的小煤窑 , 到现代机械化大煤矿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露天煤矿 , 今天的山西浓缩了中国近一多世纪以来的采煤历史。
土质疏松,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进程。 二、荒漠化的成因 荒漠化 90%以上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程建设 过度放牧 : 以高原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P 37活动 :地处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大 :河流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植被稀疏
解的基础上 , 建立区位问题的知识框架 , 形成区位问题的一般理论体系。 •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交通运输、政策、市场、科技等。 在复习时,可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认识农业的区位因素,如海南成为北方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其区位因素首先从绝对区位考虑,它处在低纬度热带范围。 其次,在这样独特位置的条件下,分析相对区位: • 自然各因素 (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 )和社会经济各因素
位 GDP 能耗变化的 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 (2)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 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 【 答案 】 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 答案 】 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单位 GDP 能耗呈下降 趋势。 原因:天然气、水电所占能源比重提高,其价格便宜。 【 真题
会经济条件两方面 , 具体分析如下: •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 自然背景包括气候 、 地形地势 、 植被 、 土壤等因素 , 对流域开发的影响如下所示: • (2)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 • 影响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背景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历史 、 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及人类活动类型和与环境的协调与否等。 • 社会经济因素往往影响流域开发的方向。 • 2. 河流水文特征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