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内容摘要:
现在哪几个方面 ?产生的原因 ? “弊” (不利影响 ) 产生不利影响的原因 沿河可耕地 土壤肥力持续下降 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 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 水质恶化 水生植物及 藻类蔓延 ,蒸发掉大量河水 .还 堵塞河道灌渠 等 尼罗河下游的 河床受到严重侵蚀 ,尼罗河出海口处 海岸线内退 河水不再定期泛滥 ,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 ,也 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 中的盐分, , 把深层土壤 内的盐分带到地表 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导致 河水富营养化 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 水质发生 变化 ,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衍 河水下游泥沙含量减少,导致河床受侵蚀强烈 .再加上 地中 海环流把河口沉积的泥沙冲走,导致尼罗河三角 洲的海岸线不断后退。 建阿斯旺大坝前 河水定期泛滥 肥沃的土壤 旱涝多发 泛滥灌溉 对水调节利用较 困难( 白白流走 ) 不利于通航 建大坝后(能调节控制河水) 防洪 河水中泥沙 含量减少 人工灌溉 对水资源 利用程度提高 利于通航 高强度 灌溉 盐碱化 肥力下降 水质下降 流水侵蚀 增强 河床退缩 入海水量 减少,泥 沙量也变少 海水 倒灌 施 肥 发电 淡水养殖 旅游 库面水大量蒸发 生物多样性减少 • 权衡利弊 ,阿斯旺大坝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阿斯旺大坝使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 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 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 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 30多年来,它为埃及的 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 积近 200万公顷;另有 70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成了双季耕 种农田,农田复种指数增加。 高坝在带给埃及人民各种益处的同时,还存在不得不正视 的弊端。 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 阿斯旺高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点。 ____。新人教版地理必修3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相关推荐
18世纪下半叶 经济活动:有较为发达的农业,盛产棉花、马铃薯、蔬菜。 影响: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山青水秀,森林繁茂。 19世纪后期 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流域 19世纪后期的开发及其后果 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 土地退化 老棉花带衰落 扩大耕地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植被坡坏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恶化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SO2
结果:越开发越穷 活动:墨累 — 达令河 • 墨累 — 达令河没有采矿和工业,那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什么。 过度灌溉 活动:墨累 — 达令河 • 过度的截取河流径流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出现 海水倒灌 ,这对我们有哪些提示。 •我们要对水资源的数量进行认真的研究,防止 过度灌溉 的产生。 河流的综合开发 • 开发的核心: 梯级开发 稳定径流,利于通航 蓄水落差可以发电 改善了当地小气候
水量及其变化 ,地 形及水底地形、 航道的宽度与深 度、冰期 水量大且稳定、地形平缓、 少礁石、航道宽阔、水深、 无冰期,航运条件佳 水量及其变化 水量大且稳定,成为农业 发展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田纳西河 流域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 整个流域山清水秀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流域内的森林被大片砍伐, 矿山开采破坏了地表植物,水土流失严重,炼钢 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一幅联系框图加以说明。 3.分析说明产生上述问题的关键环节,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淹没沿海低地 两极冰川融化 森林面积减少 海平面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 CO2含量增加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繁衍五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 气候失调 生态环境恶化 自然灾害频发 生物多样性锐减 森林破坏后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
水提供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气温上升 (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森林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30%。 植物种类、鸟类占世界 50%。 亚马孙河淡水鱼达 2020多种。 在雨林中有 20多种可可,目前人类只食用 1种。 在雨林中有 30多种橡胶,目前人类仅培育 2种。 对治疗癌症有效的植物有 70%生长在雨林中。
吨 /年 地 球 之 肺 如果 …… 大气中的含量增加 …… CO2 热 带 雨 林 地球上功能最强 大的生态系统 生产力最高 的系统 光合作用 O2 占全球氧气总量的 1/3 固定的碳上千亿吨 /年 地 球 之 肺 CO2 释放 热带雨林与水循环 增加空气湿度, 调节气候 保持水土 储存降水 海洋 降水 50%的大气水来自海洋 来自雨林 50% 蒸 腾 作 用 下 渗 截留水分 如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