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之二内容摘要:
C H 3 C H 3 C H 3 C l 二、卤代烃 √ 12/25/2020 12:06 PM 写出 2氯丁烷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CHCH3 + NaOH Cl 醇 △ CH3CH2CH=CH2 + NaCl + H2O 含量较少 CH3CH=CHCH3 + NaCl + H2O 主要产物 二、卤代烃 能否通过消去反应制备乙炔。 用什么卤代烃。 CH2BrCH2Br+2NaOH→ CH≡CH+ 2NaBr+ 2H2O 醇 △ 12/25/2020 12:06 PM 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卤代烃 ① NaOH水溶液 ② 过量HNO3 ③ AgNO3溶液 有沉淀产生 说明有卤素原子 白色 ↓ 淡黄色 ↓ 黄色 ↓ 取少量卤代烃样品于试管中 二、卤代烃 AgCl AgBr AgI Cl元素 Br元素 I元素 12/25/2020 12:06 PM 卤代烃的制备 ⑴烷烃和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取代 ⑵芳香烃和卤素单质在催化剂作用下取代 ⑶烯烃或炔烃等不饱和烃与 HX、 X2发生加成反应 如何制得纯净的氯乙烷。 ① CH3CH3+ Cl2 ─光照 → ② CH2=CH2 + HCl─催化剂 → 合理方案 二、卤代烃 12/25/2020 12:06 PM 卤代烃的应用: ⑴制备醇: RX ROH 强碱的 水 溶液 致冷剂 麻醉剂 合成有机物 灭火剂 有机溶剂 ⑵制备烯烃或炔烃: RCH2CH2X RCH=CH2 强碱的 醇 溶液 二、卤代烃 12/25/2020 12:06 PM 烃、卤代烃、醇之间的衍变关系 CH2=CH2 CH3CH2Cl CH3CH2- OH ⑥ ① ② ③ ④ ⑤ 二、卤代烃 12/25/2020 12:06 PM 小节 第三节 卤代烃 一、溴乙烷 二、卤代烃 溴乙烷的物理性质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① 溴乙烷的取代反应 —— 水解反应 ② 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烃的衍生物叫卤代烃 ﹕ ① 水解反应 ② 消去反应 ⒋卤代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 ⒌卤代烃的制备 12/25/2020 12:06 PM 练习 下列物质与 NaOH醇溶液共热可制得烯烃的是: B. (CH3) 3CBr C. CH3CHBr CH3 D. CH3 Cl 写出由 CH2BrCH2Br与 NaOH醇溶液共热的反应方程式 √ √ CH2CH2+ 2NaOH CH≡CH+2NaBr+ 2H2O ∣ ∣ Br Br 乙醇 △ 12/25/2020 12:06 PM CH3CH2Br 为主要原料制备 CH2BrCH2Br CH2OHCH2OH(乙二醇 )? CH3CH2Br+ NaOH CH2=CH2+NaBr+H2O 乙醇 △ CH2=CH2+Br2→CH 2BrCH2Br CH2=CH2+Br2→CH 2BrCH2Br CH2BrCH2Br+ 2H2O CH2CH2+ 2HBr ∣ ∣ OH OH NaOH △ 12/25/2020 12:06 PM 在实验室里鉴定氯酸钾晶体里和 1氯丙烷分子中氯元素时,是将其中的氯元素转化成。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之二
相关推荐
吸水性 吸收与自身等量或最多几十倍的水 吸收相当于自身几百倍到几千倍的水 保水性 遭受外力易挤出水 遭受外力不挤出水 结论 良好吸水性 优异吸水性、保水性 用途 十分有限 惊人效益 亲水基O H O H O H OH O HOH HOH HOH HOH HOH H纤维素链亲水基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土壤沙漠化。 (请你想一想)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 目前大量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它常用以下哪种材料制成的( ) ( A)有机玻璃 ( B)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 C)聚氯乙烯 ( D)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D 1888年,奥地利科学家 FReinitzer发现了液晶。 20世纪 70年代初, Helfrich和 Schadt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和集成电路相结合,将其制成显示器件
氢加成 三、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用于制醇 C2H5— Cl+H— OH C2H5— OH+HCl N a O HCH3CH2Br 或 C2H5Br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2H5Br C C H H H Br H H 三、卤代烃化学性质 消去反应: — C— C— H X NaOH醇溶液 △ C=C + HX A. CH3Cl B. CH3CHBrCH3 C.
Ba2+ + SO42 初 0 平衡 s s+≈ Ksp=[Ba2+][SO42] =s s=Ksp/ = 1010/ = 108molL1 s,即前面的近似是合理的。 答:溶解度是 108molL1。 可见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可能为零,我们通常当溶液中被沉淀离子浓度 小于 105molL1时即可认为沉淀完全 了。 (4)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①
料等。 第一章 绪论 3. 电性能高分子材料 ,包括导电聚合物、能量转换 型聚合物、电致发光和电致变色材料以及其他电敏 感性材料等。 4. 高分子分离材料 ,包括各种分离膜、缓释膜和其 他半透性膜材料、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螯合剂、 高分子絮凝剂等。 第一章 绪论 5. 高分子吸附材料 ,包括高分子吸附性树脂、高吸 水性高分子、高吸油性高分子等。 6. 高分子智能材料 ,包括高分子记忆材料、信息存
2+(aq) + 2I (aq) 解: c (Pb2+) = Ksp/c2(I) = 109/ = 107molL1 即:该溶液里允许 Pb2+的最大浓度为 107molL1 溶度积规则 —— 判断有无沉淀生成。 对 AaBb aAb++bBa来说, 1) Qc=ca(Ab+)cb(Ba)< Ksp,溶液未饱和,还可溶解; 2) Qc=ca(Ab+)cb(Ba)=Ksp, 恰好饱和,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