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之二内容摘要:
Ba2+ + SO42 初 0 平衡 s s+≈ Ksp=[Ba2+][SO42] =s s=Ksp/ = 1010/ = 108molL1 s,即前面的近似是合理的。 答:溶解度是 108molL1。 可见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可能为零,我们通常当溶液中被沉淀离子浓度 小于 105molL1时即可认为沉淀完全 了。 (4) 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① 难溶的电解质更易建立溶解平衡 ② 难溶的电解质溶解度很小,但不会等于 0,并不 是绝对不溶。 2)外因: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① 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 温度:升温, 多数 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③ 同离子效应: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电解质, 平衡向结晶的方向移动 . ③ 习惯上将生成难溶电解质的反应,认为反应完全了。 对于常量的反应来说,。 当溶液中残留的 离子浓度 1 105mol/L时,沉淀就达到完全。 有关难溶盐的溶度积及溶解度有以下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将难溶电解质放入纯水中,溶解达到平衡时,电解质离子浓度的乘积就是该物质的 Ksp B.两种难溶电解质,其中 Ksp小的溶解度也一定小 C.难溶盐电解质的 Ksp与温度有关 D.加入与原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物质,可使难溶盐电解质的溶解度变小,也使 Ksp变小 E.向 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 AgCl再次达到溶解平衡, AgCl的 Ksp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 C E( 5)溶度积规则 ①离子积 AnBm(s) nAm+(aq) + mBn(aq) (1) Q c Ksp 时,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溶液过饱和), 体系中不断析出沉淀,直至达到平衡(此时 Q c =Ksp ) (2) Q c =Ksp 时,沉淀与饱和溶液的平衡 (3) Q c Ksp 时,溶液不饱和,若体系中有沉淀, 则沉淀会溶解直至达到平衡(此时 Q c =Ksp ) Q c= [Am+]n[Bn]m Q c称为 离子积 ,其表达式中离子浓度是任意的,为此瞬间溶液中的实际浓度,所以其数值不定,但对一难溶电解质,在一定温度下, Ksp 为一定值。 ② 溶度积规则 石灰乳中存在下列平衡: Ca(OH)2(s) Ca2+(aq)+2 OH― (aq),加入下列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 ) A. Na2CO3溶液 B. AlCl3溶液 C. NaOH溶液 D. CaCl2溶液 A B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沉淀的生成 ( 1)应用 :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 分离或提纯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不是唯一方法。 工业废水 硫化物等 重金属离子(如 Cu2+、Hg2+等)转化成沉淀 ( 2)方法 a 、调 pH值 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 加氨水调 pH值至 7- 8 Fe3+ + 3NH3•H2O=Fe(OH)3↓+3NH4+ b 、加沉淀剂法:如沉淀 Cu2+、 Hg2+等,以 Na2S、 H2S做沉淀剂 Cu2+ +S2- =CuS↓ Hg2+ +S2- = HgS↓ C、同离子效应法 d、氧化还原法 ( 3)原则: ①沉淀剂的选择:要求除去溶液中的某种离子,又不能影响其他离子的存在,并且由沉淀剂引入溶液的杂质离子还要便于除去 ②生成沉淀的反应能发生,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 ③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等方式改变某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变为溶解度更小的难电解质以便分离出去 (4) 分步沉淀 (区别于共同沉淀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4高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之二
相关推荐
C H 3 C H 3 C H 3 C l 二、卤代烃 √ 12/25/2020 12:06 PM 写出 2氯丁烷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CHCH3 + NaOH Cl 醇 △ CH3CH2CH=CH2 + NaCl + H2O 含量较少 CH3CH=CHCH3 + NaCl + H2O 主要产物 二、卤代烃 能否通过消去反应制备乙炔。 用什么卤代烃。 CH2BrCH2Br+2NaOH→
吸水性 吸收与自身等量或最多几十倍的水 吸收相当于自身几百倍到几千倍的水 保水性 遭受外力易挤出水 遭受外力不挤出水 结论 良好吸水性 优异吸水性、保水性 用途 十分有限 惊人效益 亲水基O H O H O H OH O HOH HOH HOH HOH HOH H纤维素链亲水基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HOH
土壤沙漠化。 (请你想一想)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 目前大量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它常用以下哪种材料制成的( ) ( A)有机玻璃 ( B)硅氧烷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 ( C)聚氯乙烯 ( D)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D 1888年,奥地利科学家 FReinitzer发现了液晶。 20世纪 70年代初, Helfrich和 Schadt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和集成电路相结合,将其制成显示器件
料等。 第一章 绪论 3. 电性能高分子材料 ,包括导电聚合物、能量转换 型聚合物、电致发光和电致变色材料以及其他电敏 感性材料等。 4. 高分子分离材料 ,包括各种分离膜、缓释膜和其 他半透性膜材料、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螯合剂、 高分子絮凝剂等。 第一章 绪论 5. 高分子吸附材料 ,包括高分子吸附性树脂、高吸 水性高分子、高吸油性高分子等。 6. 高分子智能材料 ,包括高分子记忆材料、信息存
2+(aq) + 2I (aq) 解: c (Pb2+) = Ksp/c2(I) = 109/ = 107molL1 即:该溶液里允许 Pb2+的最大浓度为 107molL1 溶度积规则 —— 判断有无沉淀生成。 对 AaBb aAb++bBa来说, 1) Qc=ca(Ab+)cb(Ba)< Ksp,溶液未饱和,还可溶解; 2) Qc=ca(Ab+)cb(Ba)=Ksp, 恰好饱和,达到平衡;
, FeS、 Al(OH)Cu(OH)2溶于强酸 b .难溶于水的电解质溶于某些盐溶液 如: Mg(OH)2溶于 NH4Cl溶液 c.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沉淀溶解 如有些金属氧化物 (CuS、 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通过减少 C( S2)而达到沉淀溶解 3CuS+8HNO3= 3Cu( NO3) 2+3S+2NO↑+ 4H2O 如 AgCl可溶于 沉淀的转化 实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