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4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3内容摘要:
首都迁到莫斯科 C、经济:工作重心 — 由军事斗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 恢复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文教事业 3)影响: 暂时稳定发展,巩固新生政权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㈢巩固新生政权: 1918年苏俄国内战争爆发 短暂的和平建设 ( 1917— 1918) 三年内战时期的非常举措 ( 1918— 1920) 1)背景: 一战结束,帝义列强武装干涉;俄国地主、资本家等叛乱。 国内战争爆发,新生的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政策: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评价) B、组建红军 C、唤起民众劳动与爱国热情 3)影响: 1920年,战争取得胜利 —— 巩固政权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㈠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㈡领导十月革命: ㈢巩固新生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2)工业;普遍实行国有化; 3)商贸:取消商品贸易; 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评价: 积极: 战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的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局限: 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符苏俄国情,实践证明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在红场参加群众大会。 号召大家都去与叛军做斗争 这是伟大的创举。 1920年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他和军事学院的学生们一切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 (一)、 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二)、领导十月革命 列宁在十月 (三)巩固新生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实施新经济政策 1: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年春,俄国出现了新的经济政治危机 1)原因: 战争结束后,列宁等领导人认为可以用来建设社会主义 2)特点: 行政命令建设经济 3)影响: 损害农民利益 —— 导致农民极大不满 违背经济规律 —— 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 它 不是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探索。 二、列宁的伟大贡献 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新经济政策 (四)、新经济政策 实施背景: 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农民暴动 企业生产低迷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四)、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商业 工业 分配 实行余粮收集制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按劳分配 强制劳动, “ 不劳动者不得食 ” 实行租让制、租赁制,恢复私人小企业,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固定的粮食税(实物税) →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四)、新经济政策 作用及历史意义: ① 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促进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 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打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1)实质: 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2)作用: ③ 对以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探索社会主义建。岳麓版历史选修4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3
相关推荐
“ 人 ” 字形线路 , 仅用四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建。 京张铁路的修建有什么重大意义。 这是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完全用自己的技术和力量 , 由中国自筹款项 , 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詹天佑也因此而成为第一位被选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的中国工程师。 从詹天佑的伟大贡献和人格魅力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 19世纪末
在南口到八达岭路段,詹天佑为减少长度和弯道,创造性地运用了 “ 折返线 ” 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路段,设计了“ 之 ” 字形展线和两机车推挽列车的配套方案,使关沟的坡度降低到千分之三十以下,八达岭隧道长度减少了一半。 1908年,八达岭隧道完工 1909年 9月,京张铁路建成。 图为关沟段人字形坡道上,两台机车推、拉列车运行情景。 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
第一次大综合 ,建立了 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 全国特级教师 孙曙光 意义: 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标志着______的 形成。 近代科学体系 海王星 冥王星 (小图像为空间原始图像,大图像为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冥王星表面) 另外,牛顿力学理论能够预见新的物理现象,并能以天文观测或试验论证其正确性,如: 思考 主观条件 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西欧思想解放运动(。
将孟什维克驱逐出党。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多数派)。 布尔什维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的早期思想: 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 与农民结盟; 革命手段:武装起义 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苏维埃 ),并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1895年列宁被捕,为了防止书写时被巡捕发现,看守刚一开门,列宁就吞掉墨水。 撰写 《 怎么办 》一文,在 《
波士顿倾茶事件 第一届大陆会议 (2)卓越的军事才能 ① 北美独立战争开始后 ,在 上 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 ②他整顿 ,训练正规军 ,增强其战斗能力 ,对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③ 1776年 ,解放 ,取得北美人民的首次重大胜利 ,推进了北美独立进程 ④指挥大陆军袭击 和 的英军 ,取得胜利 ,鼓舞了各地的爱国者 ⑤ 1781年 , 受降 ,标志北美战场上战争的结束 ⑥ 1783年
组成。 • 政治学: • 柏拉图: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国。 • 亚里士多德:六种政体和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 分析:师徒观点不同,体现后者对前者的继承与发展。 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 ①学术争鸣与讲究科学方法,做到收集材料、分门别类、分析综合、条理论断。 • ②科学分类:理论、实践、创造三类。 • ③创立众多学科、有开创性著作,著作等身,遗产丰厚。 逻辑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