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4康熙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内容摘要:
) 设义 仓,救灾备荒; ( 5) 增殖人口, 奖励婚嫁,发展生产; ( 6) 兴修 水利设施,疏浚河渠。 这些利民措施的实施,使国家很快出现昌盛景象, 贞观之治就是指的这个时期。 这是中国历史上 很难出现的太平盛世。 贞观盛世 官吏多自清谨。 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埝,斗米三四钱 …… 此皆古昔未有也。 —— 《 贞观政要 》 卷一 这两幅画作形象地将当时长安西市的场面呈现出来,正是 “ 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 ”。 思考: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以上措施取得了哪些影响。 (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 、社会和谐、治安良好、经济发展物价低平。 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融合; ,使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二、贞观之治 三、开明的君主与开放的时代 吸取隋亡教训 李世民亲历了隋朝的兴亡的巨 变,庞大的隋帝国在民众的反抗下 顷刻间坍塌的教训使他深受震撼。 他认识到,天子“ 无道则人弃而不 用,诚可畏也 ”。 他向大臣表示: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 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 身毙。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唐太 宗在自我克制和群臣劝谏下,一生不封禅,不求 仙不巡游。 他在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等方面体现 出的开明,促成了政治的清明和社会的发展。 一 ﹑ 奢华浪费,劳民伤财。 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运河。 二 ﹑ 生活腐化,荒淫无道。 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三 ﹑ 战争太多,耗费国力。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 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 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 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 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用人与。岳麓版历史选修4康熙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
相关推荐
我国辽阔的版图在清朝前期最终奠定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南海诸岛 清朝行政区划 : 包括 18个省 , 5个将军辖区 , 2个办事大臣辖区 1673 1681平定“ 三藩 ” 1654 1722 康熙出生 1667亲政 16851689抵御外侵,缔结和约 1662登基 1669智除鏊拜
不得随意外出,不得与外人接触的管理规定,他就只能在将军楼的院落里走动。 天长日久,就在院里踩出了一个环形的平整小道。 历史的见证人黄文华曾感慨地说: 邓小平同志在这条小道上,来回走过千百次,他留下的足迹将使这里的人们永远怀念和他一起度过的那些岁月。 每天早晨起来,邓小平总是径直走下楼,在院子里散步。 特别是睡完午觉醒来,则必须围绕着院子走上几十圈,这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寒冬
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 1961年初,与周、陈一起制定了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所犯的“左”倾错误,对出现的包产、分田到户的现象给予了肯定;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十年文革时期 1)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2) 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并未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索; 3) ,经毛和周提议,中央决定正式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4)
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二、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运动内容: “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包括两部分: “ 非暴力抵抗 ” 和与 英国殖民者“ 不合作 ” 的态度 ① 学生 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② 律师 抵制英人法庭 ③ 官员 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④ 士兵 不接受英发奖章 运动特点 :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0) •直接原因
革措施及成就 三、凯末尔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及世界影响 凯末尔主义的六大原则 共和、民族、平民、国家、世俗、改革 凯末尔的世界影响 1981年是凯末尔诞辰 100周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年定为 ‚ 阿塔图尔克年 ‛ ,来追思这位伟人 P55: 如同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上的诸多改革 ,凯末尔的改革也遭遇过如暗杀等重大阻力。 问题 :土耳其的改革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大征民工修造运河。 • 二, 生活腐化,荒淫无道。 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 三, 战争太多,耗费国力。 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他战争使得民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的灭亡。 •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展开了它美丽辉煌的画卷。 唐太宗便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