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2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萌芽1内容摘要:

翻译家,而且对西方近代理论具有真知灼见,他把西方近代的政治文化精辟地概括为 “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在严复看来,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 他认为,西方讲 “ 天赋人权 ” ,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这为真正实现 “ 黜伪崇真 ” 和 “ 屈私为公 ”迈出了第一步。 在西方,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 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 《 严复集 》 严复的 “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说突破了 “ 中体西用 ” 说,在当时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改良思想家的认识。 严复故居是 1920年 10月严复从北京回故里时,其好友、当时福建督军李厚基赠送给他的。 严复在福州三坊七巷之郎官巷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年。 严复故居正堂的字画对联 (福州市西南郊的盖山阳岐村) (福州市西南郊的盖山阳岐村) 严复祠堂 严复墓 康有为:托古改制 康有为 康有为( 1858— 1927),南海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首领。 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 1898年支持光绪帝“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被迫逃亡海外。 1899年组织“保皇会”。 其思想对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重要影响。 其一生著作甚丰,有 《 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 万木草堂丛书 》 等。 万木草堂 1891年,康有为创设于广州长兴里,自任总教授、总监督,在此讲学,宣传维新思想,同时,在这里编写了 《 新学伪经考 》 等维新变法著作。 康有为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只能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 他强调 “ 三世 ” 是由乱而治、愈演愈进的发展过程,既不能停滞不前,又不能超越。 康有为 《 新学伪经考 》 康有为 《 孔子改制考 》 梁启超、光绪帝、康有为像 天赋定理人人得之,人人皆可平等自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