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内容摘要:
级、新贵族与专制君主的矛 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体现了议会与君主的权力之 争已进入关键领域,加速了君主与议会的彻底决裂。 内战时期: 1642—— 1649年 议会军胜利 查理一世被处死 1649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649 共和国时期: 1649—— 1653年 “ 护国主 ” 统治时期: 1653—— 1658年 阅读教材 P2 22关于克伦威尔统治的相关材料 讨论:克伦威尔的统治实际上代表哪部分人的 利益。 我们如何评价他的统治呢。 实质:代表资产阶级新贵 族、清教徒利益的 军事独裁统治 评价:手段非常(独裁) 功绩卓著(推动 …… 维护 …… )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1660—— 1688年 讨论: 1649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曾经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然而, 11年后,同样是他们,却迎来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他们的做法是不是自相矛盾。 为什么。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尽快结束混乱局面,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推动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而与斯图亚特王朝妥协。 结束: 1688年 “ 光荣革命 ” 理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 尾声: 1689年 《 权利法案 》 正式确立议会主权,建。岳麓版历史选修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
相关推荐
建的统治 秩序。 点拨: 不是。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实质上是在承认革命成 果基础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达成的一种妥协。 《 权利请愿书 》 《 大抗议书 》 不 同 点 目的 抗议和约束国王的胡作非为 限制王权 内容 从一般的权利角度对国王加 以限制 明确提出废除封建特 权、进行改革 结果 国王违心同意 国王不接受,并挑起 内战 相同点 以法律限制王权,国王不能随意征税,不能随意侵
孔子的权威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即 托古改制。 (2)原因 ①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刻,如果完全背离,必将一 事无成。 “ 托古改制”有利于减轻变法的阻 力。 ②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与保守性,尚不能树立 自己鲜明的旗帜。 三、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三民主义 (1)提出: 1905 年,孙中山在 《 民报 》 发刊词中提出 ______、 民权、 ______三大主 义。 民族
翻译家,而且对西方近代理论具有真知灼见,他把西方近代的政治文化精辟地概括为 “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 在严复看来,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 他认为,西方讲 “ 天赋人权 ” ,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这为真正实现 “ 黜伪崇真 ” 和 “ 屈私为公 ”迈出了第一步。 在西方,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 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 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英国的首相、责任内阁与英王、议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君主 上院 下院 内阁 (首相 ) 选 民 任命 (贵族世袭 ) 选举 议 会 多数党 组阁 形式任命 负责 (立法权) (行政权)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君主保留
议会大厦 知识链接 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议决国家大事情的最高行政班子。 何谓内阁。 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的先例 ◆ 开创了 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 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 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何谓责任内阁制。
C. ② ③ ④ D. ② ③ 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之一: 在大政方针上阁员要 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 D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转移之二: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 : : 使 立法 机构得以 控制行政 ,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