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2美国独立战争3内容摘要:
: 1790 年,国会通过了由 ________主持起草的 10 条宪法修正案,称为 《 __________》。 (3)意义 麦迪逊 权利法案 奴隶制 ① 是美国宪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②为限制联邦政府权力、保护州权提供了最高法律保障。 (4)缺陷:承认了 ________的合法性。 【 特别提醒 】 1787 年宪法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 法。 英国的 《 权利法案 》 与美国的 1787 年宪法有何异同。 (2)不同点:国家元首的权力大小不同;政府的体制不同。 一、对 《 独立宣言 》 的评价 1.意义 (1)《 独立宣言 》 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2)反映了北美人民独立的愿望和要求,成为殖民地人民反 英斗争的旗帜。 点拨: (1)相同点:都确立了资产阶级民 主政体。 (3)强化了美国人民的法治观念,为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 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第一次以政治纲领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的原则,是世界 上“第一个人权宣言”,成为法国 《 人权宣言 》 的蓝本。 (5)对亚洲、拉丁美洲的独立战争有深刻的影响。 2.局限性 (1)删去谴责奴隶制的内容,没有宣布废除奴隶制。 (2)虽然提出了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原则,但在当时真正有 权参与政治的只是拥有一定财产的白人男性,不包括穷苦的人、 妇女、契约奴工、黑人奴隶。 【 典例 1】《 独立宣言 》 中体现了下列哪些思想。 ( ) ①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② 主权在民 ③ 三权分立 ④ 人 民革命权利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①②③ D.②③④ 【 解析 】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 《 独立宣言 》 内容的掌握情况,。岳麓版历史选修2美国独立战争3
相关推荐
C. ② ③ ④ D. ② ③ 责任内阁制基本原则之一: 在大政方针上阁员要 保持一致并集体负责 D (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三、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转移之二: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 : : 使 立法 机构得以 控制行政 ,有效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 《
议会大厦 知识链接 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议决国家大事情的最高行政班子。 何谓内阁。 开创了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的先例 ◆ 开创了 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 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担任内阁首相 ◆ 内阁大臣免去了向国王呈报公文的例行手续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何谓责任内阁制。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 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英国的首相、责任内阁与英王、议会之间是什么关系。 君主 上院 下院 内阁 (首相 ) 选 民 任命 (贵族世袭 ) 选举 议 会 多数党 组阁 形式任命 负责 (立法权) (行政权)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 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君主保留
族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法治的民主要求 《 独立宣言 》 概括成 生存权 、 自由权 和 追求幸福的权利 ,适应了北美人民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要求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正式独立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战役中打败英国。 标志: 1783年 9月, 《 巴黎条约 》 的签订。 1781年,北美英军投降 三 、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原因: ( 1)美利坚合众国虽正式诞生
克星屯和康科德枪声”)。 27 为了应付突然而来的新形势, 第二届大陆会议于 1775年 5月 10日在费城召开。 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乔治 华盛顿、托马斯 杰佛逊、本杰明 富兰克林都参加了会议。 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对英 “ 必须采取武力 ” 的宣言。 同年六月,大陆会议任命乔治 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大陆会议 乔治 华盛顿 ( 1732——1799)出身于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主家庭里。 从
劳动制 度和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之间矛盾激化,最终引发美国内战。 《 宅地法 》 和 《 解放宣言 》 的颁布对战局有何影响。 点拨: 1862 年 5 月颁布 《 宅地法 》 ,满足广大人民对土地的 要求; 9 月又颁布 《 解放宣言 》 ,宣布从 1863年 1月 1 日起,所 有叛乱州的奴隶都成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政府军队。 这两 个法令的颁布,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 的积极性,标志着美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