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4内容摘要:

背景 内容 特点 评价 积极 消极 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巩固政权 不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 不是直接过渡途径 正确道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工农支持,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过早终止了新经济政策 的执行 二、 新经济政策 1921年 1928年 斯大林:意为 “ 钢铁般的人 ” ,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 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 斯大林模式: 是指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起来的国家 政治经济文化体制。 它是苏联在 特定 的 历史条件下 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 确立于 20世纪 30年代中期 ) 确立的原因 P54《 点拨 》 三、斯大林模式 P54《 点拨 》 原因 ①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②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③斯大林个人的因素 “特定的历史条件”是指什么历史环境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 100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 确立于 20世纪 30年代中期 ) 确立的过程 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请大家观看以下短片,归纳 斯大林经济体制 确立的过程。 确立的原因 P54《 点拨 》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 ( 确立于 20世纪 30年代中期 ) 确立的过程 评价: 表现 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五年计划、取消新经济政策 实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请大家观看以下短片,归纳 斯大林经济体制 确立的过程。 确立的原因 P54《 点拨 》 材料一 经 过 两个五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