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4内容摘要:
期一百五十年里,河北三镇的五十七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四人。 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三镇,各占一方, 唐朝的统一局面破坏了,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五代十国是哪五代。 哪十国。 史实连线 五代: 梁唐晋汉周, 前面加个后。 十国: 南平吴越吴, 南唐闽和楚, 还有南北汉, 再加前后蜀。 周世宗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后周世宗 课堂设问 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人民生活更加痛苦。 至五代后期,周世宗进行改革,南征北战,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 础。 导致汉初“七国之乱”和唐末五代十国割据混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诸侯王势力恶性发展,中央与封国矛盾尖锐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等现象出现的本质是什么。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学生讨论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驿 “宋太祖 黄袍加 身处“碑, 及系马 的老槐 树。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建立。 太祖问:“天下自唐 季以来,数十年间,帝 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 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 赵普回答:“此非他故,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 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宰相赵普 理解教材 概括下列问答中心信息。 加强中央集权 赵匡胤即皇帝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理解教材 三衙枢密院,兵权互牵制; 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岳麓版历史必修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4
相关推荐
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开 数量庞大,但战斗力极弱;造成冗兵。 也有积极作用:强干弱枝,地方无力对抗中央,政局稳定。 三、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朝代更迭 历史年代 突出概念 秦朝 前 221—前 206年 二世而亡 楚汉战争 前 206—前 202年 四年争霸 西汉 前 202—公元 8年 刘邦建汉。 定都长安 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 : “汉承秦制 ” 及 “ 郡国并立 ” 的格局 郡 (郡县制
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 “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 ,出现了什么不同的意见。 ,为什么。 •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兵权 •2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三衙统兵,枢密院发兵 •3编练禁军,中央和地方各一半;更戊法 •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 ——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影响 思考:汉武帝和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手段加强中央集权 贾 谊 “欲天下之治安,莫 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 “力小则易使以义,国 小则亡邪心。 ”。 ——《 治安策 》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削之,其 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人民遭殃 3 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 思考题 : 汉唐都实行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并 不断加强完善,为什么还会出现地方叛乱和割据。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 陈桥兵变 •2 措施 •3 影响 (P13) 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分裂局面 消极 :造成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积弱 政府效能 3 想想看 ,课本 P12 和历代开国之初 “ 狡兔死 ,良狗烹 ”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集权的原因 ——赵普献计 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则天下自安矣。 ”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 2)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中央机构: 三衙枢密院, 兵权 互牵制; 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 皇帝 军事 行政 财政 枢密院 发兵权 宰相 度支、盐铁
的苏联红军 1946年 2月 10日 天气:阴 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最完美的。 而在我们的对立面的苏联老是在跟我们唱反调,说什么“社会主义好,共产主义好”。 我看这些都是屁话,只有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要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把战胜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我们的目标。 1946年 3月 5日 天气:阴 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