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内容摘要:
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会议 于 7月 12日至 15日在巴黎举行, 除苏联及其东欧盟国以及西 班牙外的 16个欧洲国家参加 了会议。 美国国务 卿马歇尔。 从 1948年到 1950年,共有 16个国家接受了 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 90%是赠予, 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 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马歇尔计划”又称什么计划。 美国是慈 善家吗。 它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 “马歇尔 计划”与“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它有没有进步作用。 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 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看一看,想一想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 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 19 49年 1月,苏、保、匈、波、 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 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 ( 简称经互会 )。 同 年 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 总部设在莫斯科。 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 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 的经济发展。 经互会 一、“冷战”的兴起 二、北约和华约 柏林危机 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 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 苏 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 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 就是“柏林危机”。 这是“柏林危 机”时的空运。 美国力图分裂德 国,把西德纳入美国 的全球战略中。 这是 美国总统杜鲁门。 1948年,美国策动了联邦德国的成立,苏联支持下 也建立了民主德国。 图为东西柏林分界线 —— 柏林墙。 柏林墙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卫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 二战后,德国 作为战败国,被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 也分别被美、英、法、苏划分为四块占领区。 1961 年 8月 13日,民主德国决定对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 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 并开始在分界线上修建 水泥板墙、水泥墙、铁丝网、碉堡、壕沟、铁栅栏 等隔离措施,总长达 169. 5千米,通称“柏林墙”。岳麓版历史必修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相关推荐
的苏联红军 1946年 2月 10日 天气:阴 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最完美的。 而在我们的对立面的苏联老是在跟我们唱反调,说什么“社会主义好,共产主义好”。 我看这些都是屁话,只有我们伟大的美利坚合众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我们要积极推行反共、反苏政策,把战胜苏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作为我们的目标。 1946年 3月 5日 天气:阴 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我国
集权的原因 ——赵普献计 赵普回答:“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 则天下自安矣。 ” 第三课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 2)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中央机构: 三衙枢密院, 兵权 互牵制; 三分宰相权,财政属三司。 皇帝 军事 行政 财政 枢密院 发兵权 宰相 度支、盐铁
,人民遭殃 3 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 思考题 : 汉唐都实行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并 不断加强完善,为什么还会出现地方叛乱和割据。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 陈桥兵变 •2 措施 •3 影响 (P13) 积极 :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分裂局面 消极 :造成冗官 冗兵 冗费 积贫积弱 政府效能 3 想想看 ,课本 P12 和历代开国之初 “ 狡兔死 ,良狗烹 ”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
可缺少的一部分。 1970年世界博览会在日本大阪 世界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组织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主为,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 为 1970年召开世界博览会而建设的高速 公路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时间 日本
影响: 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格局 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年 1961—1970年 问题:该表反映了怎样的局面。 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种局面对世界格局的 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主要原因:美国经济 相对衰落
高速火车 各国经济增长率( %)比较 时间 日本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意大利 1952—1960年 1961—1970年 日本生产的汽车 日本生产的丰田( TOYOTA)跑车 日本小学生在上“生活”课 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 美国、日本、西欧的力量对比 返 回 返 回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 铁托( 1892—1980) 铁托在发表演说 首届不结盟国家会议会场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