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高一上古代两河流域1内容摘要:

文明发展 大禹治水 由于盐分的不断增加 , 苏美尔地区的土壤在不断退化 ,这个过程在科学上称为盐碱化。 苏美尔人从附近的河流中引水灌溉 , 给干燥的土壤带来了水分 , 但也带来了盐 , 当水分蒸发完了 , 盐却保留在土壤中 , 盐分一年一年的积累对苏美尔土壤的影响尚不明显 , 可要是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积累 ,就会降低土壤的肥沃度了。 对残存至今的泥版文书的若干研究表明 , 早在公元前 2350年 , 苏美尔的可耕地就在减产了。 —— 罗伯特 E勒纳 《 西方文明史 》 大河流域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 大河流域居民的生存考验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 , 但仍然少不了灌溉 , 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 , 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 , 根本赶不上浇灌在 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 (苏美尔地区夏天的气温高达华氏 125度 , 足以烤焦这里的土壤 , 所以这里的夏天不是生长季节 )。 …… 苏美尔的处境还受到下列事实的制约 , 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完全缺乏诸如石头 、 矿物甚至树木之类的自然资源。 这意味着苏美尔的居民被迫大量依靠贸易并十分注意使用任何可能的手段以弥补经济的不平衡 , 以保持他们的优势不致削弱。 换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