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大国关系的重组1内容摘要:
日本力主推行“多变自主外交”政策,使美国对日本不得不强调伙伴关系 • (小结):美、欧、日相互关系的调整使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逐步朝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态势发展。 美国的对欧、对日外交不得不更强调伙伴原则。 • 二、社会主义阵营 严重分裂 ——中苏关系的破裂 • 起因:斯大林去世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方面的论争逐渐增多。 • 导火线: 1956年,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①提出“和平共处、和平。华师大版历史第六册大国关系的重组1
相关推荐
“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怎样的地位。 答:指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实力拥有绝对的优势,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主导着资本主义世界。 ( 2)演讲中谈到的“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表现:在经济方面随着西欧和日本的复兴,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黄金 ——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瓦解;在政治和外交上
实质上就是二战后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过程。 第 13课 西欧的一体化进程 欧洲历史上的统一运动 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公元2世纪) 查理曼帝国时期(800年) 拿破仑帝国时期(1804—1815) 德意志第三帝国时期(1939—1945) • 欧洲一体化的思想: 产生于中世纪后期和近代早期。 19世纪的法国作家维克多 雨果在 1849年宣布: 总有一天,你们,法国、俄国、意大利、德国
日本是东亚的新兴强国。 • 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升 •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巨大贡献,中国成为战后世界五强之一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 ( 1941年 12月 9日)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 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在土地改革中,人民政府是如何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 土地改革后,又是如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工业化开辟道路的。 参考答案 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各地政府派出土改工作团,成立农民协会,没收地主阶级土地,按人口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从而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入联邦德国的进程。 • D 1990年 10月 3日,德国最终实现统一。 苏联解体 • (背景):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冲击了苏联体制中高度集权的弊端,却没有及时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苏共的领导地位与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不断受到地方势力的挑战 • (过程): • 1988年以后,一些 加盟共和国要求独立。 • 1991年 8月 19日
革”中的“左”的错误 ——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只有思想解放了 , 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 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 , 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 正确地改革同生产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确定实现农业 、 工业 、 国防 、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具体道路 、 方针 、 方法和措施。 —— 邓小平 《 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 材料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