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4内容摘要:
8年 其中 1912年 ——1916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6年 ——1928年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1927年 ——1937年 1937年 ——1945年 1945年 ——1949年 中国近代史分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第一届内阁总理由袁世凯的老部下、刚刚加入同盟会、多少具有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唐绍仪担任。 确定的内阁十个部长,表面看南北双方的代表席位比例是 5∶5 ,而实际上陆军、海军、财政内政、外交等要害部门的总长都是袁世凯的亲信,同盟会会员只担任司法、教育、农林、工商四部“ 冷衙门 ” 总长。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 1913年 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4年。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4
相关推荐
构性变动和价值观的变革,还造成了学堂学生的革命化和传统士绅的转变,这一系列变化使传统的社会关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前期 ( 1901—— 1905年):整顿吏治,裁汰、合并中央和地方的若干机构。 后期 ( 1906—— 1911年): 1906年清政 府宣布“筹备立宪”后,政治体制改革被 纳入到宪政的轨道。 (一)五大臣考察西洋政治 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到东西洋考察政治。
政治:建立君主立宪 文化:废八股倡西学 —— 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影响: 先导作用: 为戊戌变法作了思想与舆论准备 局限性 没有摆脱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产生时间 产生地点 阶级来源 阶级特点 19世纪 70年代 19世纪 40年代 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 通商口岸外国非法企业 民族资产阶级所办的各种企业 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制 :同年设立学部,制定 《 重订各级学堂章程 》 ,在全国兴办新式学堂 ——到 1909年各类新式学堂达 59117所,学生 160多万;此外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仅留日学生就 10000多人 科举制度的改革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大致相当于 1861年沙俄废奴 和 1868年明治维新 后不久的 废藩 “癸卯学制”中的 蒙养院: 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 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
文化决定论:生存智慧的范式(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社会进化论:优胜劣汰 中 ——旧 ——败 ——该淘汰 西 ——新 ——胜 ——领潮流 中西文化之争的焦点 “打 倒 孔 家 店 ” 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 《 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 》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承文明、推陈出新
权 习俗变革体现社会平等意识 《 政府人物之真相 》 是当时人创作的讽刺漫画。 《 政府人物之 真相 》 是当时 人创作的讽刺 漫画。 表示政府虽有“ 共和”之名,实 际是猿(袁)家 天下。 二 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二次革命 1913年,袁世凯派人刺杀宋教仁
提倡科学,反对盲从迷信 文学革命: 两大口号: • 民主 (Democracy) • 科学 (Science) 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 陈独秀 《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 1919年 1月 15日 (德先生 ) (赛先生 ) (德先生 ) (赛先生 ) “看书,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