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战争的爆发与扩大1内容摘要:

力和军用物资配置在国境线附近,损失了大量军事装备。 3、莫斯科保卫战( ) 1941年秋 ,苏联军民的英勇斗争 ,使德军的闪电战破产 .德军缩短战线 ,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 ,莫斯科战役爆发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 ,苏联军民团结一致 ,于1942年 1月取得了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这一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苏德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日美矛盾的激化 1940年 8月,日本公开提出所谓“ 大东亚共荣圈 ” 计划,严重损害了美英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美英等国宣布对日本进行贸易禁运。 美日矛盾激化,日本军部决定趁美国尚未准备就绪,发动突然袭击,取得战争主动权。 珍珠港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1941年 12月 7日,日本海空军对珍珠港进行突袭, 重创美过太平洋舰队。 12月 8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 日军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 “大东亚共容圈 ” 计划 1940年 确 立 日美矛盾的激化 亚 洲各 国 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 增 加 援 助 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1941年 12月 7日,日本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1941年 12月 7日,日本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 :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法西斯国家侵略加深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对 人类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引起世界人民反对。 直接原因: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英美等国利益受损,苏、美、英等国感到只有合作才能维护自身利益,战胜法西斯。 美英放弃绥靖政策。 形成的政治、经济基础 政治基础:打败法西斯 经济基础:美国实施 《 租借法案 》 形成过程 1)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改变 “ 中立 ” 态度,加强对英国和苏联等国的援助。 2)美英发表 《 大西洋宪章 》 ( )。 3)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战争。 4)中苏美英 26国签署 《 联合国家宣言 》( 1942)。 性质:世界性的政治、军事、经济同盟 意义: 壮大力量,鼓舞斗志,加速胜利 历史启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 德 意 日 法 西 斯 集 团 苏联 世界各国人民 英国 法国 1942年初 《 联合国家宣言 》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美国 改变“ 中立 ”态度 支援 1941年秋发表《 大西洋宪章 》 支援 支援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选择题: 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德意日三国将爆发人民革命。 D、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扰。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促使苏德签订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的直接原因是: 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C、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 “ 大东亚共荣圈 ” 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