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3内容摘要:
系列斗争,大都遭到失败,特别是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 “ 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正在坠落中,需要吸取新鲜血液加以更新。 在他寻求新的出路时,接受苏联和中共帮助,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第二次 合作后的国民党 成为 多阶层的革命联盟 ——主要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但国民党内部矛盾重重,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迅速分化。 其右派最终叛变革命 ——国民党的性质由此发生根本变化,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 二、北伐战争 ——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 1) 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并改组成立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提供了领导力量和军事力量; ( 2) 1925年国民革命军肃清广东境内军阀,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提供后方保障; ( 3) 1925年,五卅运动(上海爆发)和省港大罢工(香港和广东)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 条件: 时间: 1926年 7月,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发开始北伐 — 1927年初 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主要战况与成就: ( 1)兵分三路 :江西;福建;湖南、湖北 ( 2)先后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 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从根本上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 统治; ( 3) 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 4)推动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等 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 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 军事建制 第一军 军长 何应钦 党代表缪 斌 第二军 军长 谭延闿 党代表汪精卫 第三军 军长 朱培德 党代表朱克靖 第四军 军长 李济深 党代表廖乾五 第五军 军长 李福林 党代表李朗职 第六军 军长 程 潜 党代表林伯渠 第七军 军长 李宗仁 党代表黄绍弘 第八军 军长 唐生智 党代表刘文岛 国民革命军共有八个军,10万人。 北伐时期的蒋介石 ( 1926年 7月)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原 因 材料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摘录 ): 帝国主义及卖国军伐之势力不被推翻, 则不但统一政府建设永无希望,而且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伐联合进攻之虞。 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 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根本原因 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 (192。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3
相关推荐
国 ,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 一、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 背景: 协约国妄图肢解土耳其,土耳其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过: 安卡拉召开国民议会 → 光复被占领土 → 废除素丹制 ,王朝终结 → 签订 《 洛桑条约 》 结果: 土耳其共和国 的成立 1923年 安卡拉 凯末尔当选 首任总统 二、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二六 ” 兵变 1936 军部 少壮 军部法西斯 “二 .二六 ” 兵变虽然没有得逞,但是 _____势力更加强大,新上台的内阁完全受它摆布,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 日本的军部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起来。 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军部 1937年 7月 7 2 日本军国主义上台 1931 “ 九 一八”事变 1936“ 二 二六”兵变 — 日本法西斯统治建立
主观: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及其势力的上升; 特点 —— 以军部为核心,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扩张; 政策 —— 政治上加强独裁;经济上国民经济军事化; 军事 —— 对内:加紧扩军备战 对外:制定基本国策,准备扩大侵略 影响 —— 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 鉴于帝国内外的形势,认为帝国当前应该确立的根本国策,在与外交和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因此它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从而加快了革命的步伐,开始了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讲话,左一为廖仲恺,左二为蒋介石 黄埔军校旧址 第一期毕业证书
民族独立战争 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 驱逐侵略军,终结奥 斯曼王朝 《 洛桑条约 》 确认土耳其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形势图 1923年 10月,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第一任总统。 “ 这个国家无论如何也要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 对我们来说,这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 ” 凯末尔 三、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土耳其建立共和制
目标相同的军队,才叫革命军。 ”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蒋介石 (18871975年 ),原名瑞元,又名中正,字介石。 早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 1908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年回国。 1913年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7年奉孙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务和军事。 1922年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任 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蒋介石像 • 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