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内容摘要:
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由此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 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因此它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从而加快了革命的步伐,开始了国民革命时期。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讲话,左一为廖仲恺,左二为蒋介石 黄埔军校旧址 第一期毕业证书 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军校战术总教官何应钦 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 黄埔军校党代表廖仲恺 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 黄埔军校总理孙中山 黄埔军校政治教官萧楚女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陈毅 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的恽代英 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聂荣臻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郭沫若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徐向前 黄埔军校一期学员陈赓 黄埔军校四期学员林彪 孙中山因积劳成疾于。 1925年 3月 25日,东征军集会追悼孙中山,总指挥蒋介石主持大会,总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宣读祭文 孙中山先生的灵堂(资料照片) 1925年 7月,国民政府在广。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
相关推荐
系列斗争,大都遭到失败,特别是护法运动的失败,使他认识到 “ 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 ”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深感国民党正在坠落中,需要吸取新鲜血液加以更新。 在他寻求新的出路时,接受苏联和中共帮助,对国民党进行改组,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行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第二次
国 ,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 一、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 背景: 协约国妄图肢解土耳其,土耳其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过: 安卡拉召开国民议会 → 光复被占领土 → 废除素丹制 ,王朝终结 → 签订 《 洛桑条约 》 结果: 土耳其共和国 的成立 1923年 安卡拉 凯末尔当选 首任总统 二、凯末尔领导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二六 ” 兵变 1936 军部 少壮 军部法西斯 “二 .二六 ” 兵变虽然没有得逞,但是 _____势力更加强大,新上台的内阁完全受它摆布,加紧实行全面军国主义化。 日本的军部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起来。 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军部 1937年 7月 7 2 日本军国主义上台 1931 “ 九 一八”事变 1936“ 二 二六”兵变 — 日本法西斯统治建立
民族独立战争 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 驱逐侵略军,终结奥 斯曼王朝 《 洛桑条约 》 确认土耳其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形势图 1923年 10月,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定都安卡拉,凯末尔当选第一任总统。 “ 这个国家无论如何也要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 对我们来说,这是个生死存亡的问题。 ” 凯末尔 三、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土耳其建立共和制
目标相同的军队,才叫革命军。 ” ——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 蒋介石 (18871975年 ),原名瑞元,又名中正,字介石。 早年就读保定军官学校。 1908年到日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年回国。 1913年加入中华革命党。 1917年奉孙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党务和军事。 1922年到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24年国民党改组后,任 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蒋介石像 • 周恩来(
开罗宣言 》 核心:要求日本归还 台湾等中国领土。 ② 、德黑兰会议 (美英苏) 核心:在欧亚战场的 协同作战(分工与责任) ⑴、 欧洲战场结束 美英盟军 诺曼底登陆 ( 1944年 6月),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德军处于东西夹击之中 —— ,苏军攻占柏林。 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在障碍气球的掩护下,奥马哈海岸挤满了为增援美军提供的船只和车辆。 到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