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大萧条”中的资本主多世界1内容摘要:
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 “因为煤太多了。 ”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材料阅读 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 我带着求职简历到处 推销自己。 没地方睡,只好在这跟 挂物绳上 勉强过一晚了。 危机的后果或影响 对各国国内: 各国失业率高,民众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混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右翼势力突起,对于西方文明的悲观情绪也随之蔓延。 (工人运动、法西斯党等右翼政治运动) 对世界: 这次危机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最严重的 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充分暴露了世界经济运行的 重大缺陷, 动摇了一战后国际格局的经济基础,加剧 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 ,帝国主义矛盾激化。 (德日等法西斯上台,形成战争策源地等)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材料一 : 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胡佛是 一位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 ,他在竞选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心。 他说:“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 然而面对这样一场空前的危机他是如何化解的呢。 信奉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胡佛政府认为,坚持了一百多年的自由市场既然能带来空前的繁荣,那么它也会在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机。 然而,胡佛政府的期待落空了,大萧条还在一天天地延续,国家徘徊在动荡的边缘, 1700多万人失业,近 200万人流浪在全国各地。 ——《 大国崛起 》 解说词 材料二 : 富兰克林 罗斯福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希望,笑容和自信为他赢得了大选,成为美国第 32任总统。 在宣誓就职的那一天,有近十万人冒着严寒来聆听他的演讲。 他说:“我们这个伟大的国家将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 我们 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 ——《 大国崛起 》 解说词 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 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一、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据统计,到 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 1933年 3月 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 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整顿 金融 业,规范金融秩序 面对这一问题, 罗斯福 采取了什么措施。 二、罗斯福新政措施及作用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三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 ,随后国会通过 《 紧急银行法案 》 :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 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 ,支持其开业,并成立 “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 ,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作用: 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增强资金流通 罗斯福为规范金融秩序, 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作用。 实施失业救济;以工代赈 面对这一问题, 罗斯福 采取了什么措施。 美国政府通过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而救济民众 通过公共工程和保护自然资源法案, 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 18岁到 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 每批 25万人,每期半年。 民间资源保护队的工作队伍 国土资源保护队中的青年 •增加就业 ,提高了人民收入,刺激消费 ,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建成了一批造福后代的 重大工程 ;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 1935年美国成立工程计划署,耗资 105亿元,建了 , 103万公里新路, ,285个机场, 3万公里下水道, 1938年为 380万工人提供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 1/3。 7 .5亿美元田纳西水利工程 保护了3000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 9倍 有什么作用。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1933年,美国工业雇用的工人比 1929年约少 500万,产值减少了一半多。 企业家力图使买卖有赚头,只好降低成本,即降低工资和裁减雇员。 然而,工资和雇员裁减得愈多,群众购买力下降得愈厉害。 —— 摘自 《 美国的历程 》 恢复工农业生产 面对这一问题, 罗斯福 采取了什么措施。 1933年 《 国家工业复兴法 》 :由政府 调节工 业生产, 各企业制订公平经营规章, 规章确定各企 业的。华师大版历史第五册“大萧条”中的资本主多世界1
相关推荐
蒋介石 1931年 8月 16日给张学良密电:“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
础。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革命名称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 思想 革命 前途 旧民主主义革命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思想 资本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帝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一、条件 阶级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干部基础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背景 二、新经济政策 标志: 列宁在 1921年俄共 (布 )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作 了 《 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 普遍义务劳动制
全身。 阅读思考: 在 20世纪初的欧洲, “ 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 使自己强大 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 财富 ,每个国家都想 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 ——2020全国卷 结合课本 思考 1: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 阅读思考: 结合课本思考 1:当时欧洲有关国家有哪些利益要求。 A 德: B 法: C 英: D 俄: E 奥匈:
945年)。 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 二、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一 )新政的历史背景 (三 )新政的主要内容 (二 )目的 :为了尽快摆脱困境 ,实现经济复兴 《 紧急银行法案 》 授权总统对个别银行进行审理 , 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成立联邦储 蓄保险公司,对 5000元以下的小额存款实行保险; 宣布停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约 30%。 成立 “ 全国复兴署 ”
任 经济 政策 自由放任政策 促使了危机升级 年份 倒闭银行 倒闭公司 1930年 934 26400 1931年 1440 28300 1932年 1453 31300 1933年 1783 20300 1929年 194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1930年 1933年美国银行公司倒闭数表 1000 500 0 1929 1933 1940 损失 近一半 生产总值(亿美元) 材料 3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