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3内容摘要:
也。 ” ——唐太宗 以上材料反映了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背景是 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谈一谈你对“贞观之治”的看法。 材料一 贞观初年,县令裴仁轨犯了轻罪,唐太宗要处以斩刑,殿中侍御史李乾佑奏曰 :“法令者,陛下制之于上,率土尊之于下,与天下共之,非陛下独有也。 仁轨犯轻罪而致极刑,是乖画一之理。 刑罚不中,则人无所措手足,臣忝宪司,不敢奉制。 ”唐太宗后来收回成命。 ——编摘自 《 旧唐书 》 卷 87《 李昭德传 》 材料二 (太宗)从谏如流,雅好儒术,孜孜求士,务在择官,改革旧弊,兴复制度,每因一事,触类为善。 ……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 …… 由是官吏多自清谨。 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华师大版历史第二册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3
相关推荐
尚书省(负责执行) 六部:吏部(掌铨选考核)、礼部(掌礼仪科举) 兵部(掌兵籍军令)、刑部(掌司法刑狱) 户部(掌户籍财政)、工部(掌工程营造) 三省长官都是丞相 三、科举制度 含义: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 发展: 开创于隋朝,健全完善于唐朝。 基本内容: 考试形式 —— 分为 制举 (临时设置的皇帝特旨召试)和 常举 (定期考试,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
布)十五大通过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方针 效果:两个 五年计划 后实现 “ 社会主义工业化 ” 1932年变成工业 — 农业国 1937年工业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 斯大林模式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存在问题 ( 1) 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 , 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 2) 强迫农民参加集体农庄 , 贪大求功的偏向 , 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
任 经济 政策 自由放任政策 促使了危机升级 年份 倒闭银行 倒闭公司 1930年 934 26400 1931年 1440 28300 1932年 1453 31300 1933年 1783 20300 1929年 1940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1930年 1933年美国银行公司倒闭数表 1000 500 0 1929 1933 1940 损失 近一半 生产总值(亿美元) 材料 3 材料
隋朝 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6)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 中国通史 科目: 明经, 进士 两科最重要 方式: 制举,常举 目的 : 选拔官员 分科考试 选拔官员 的制度 登科后 唐 孟郊 •七言绝句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二:科举制 • 比较: 秦汉: 察举制,征辟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 科举制
使唐朝的发展得以继续 三、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 ( 1)唐玄宗的统治 革除弊端、好贤纳谏 重视生产、减免徭役 ( 2)评价:政治清平、社会安定、 经济高度繁荣,史称 “ 开元盛世 ” 四、安史之乱
措施 影响 唐太宗说: 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 “ 又说: 汉武帝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与汉武帝的有何不同。 唐太宗对汉武帝的评价正确吗。 《 资治通鉴 》 两者不同: 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则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 唐太宗的评价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