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康乾盛世下1内容摘要:
编著 • 乾隆三十八年( 1773年)二月, 《 四库全书 》 正式开始编修,以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陆费墀为总校官,下设纂修官、分校官及监造官等400余人。 至 1782年,编纂初成; 1793年始全部完成。 耗资巨大,是“康乾盛世”在文化史上的具体体现。 • 《 四库全书 》 誊缮七部,分藏于紫禁城内的文渊阁、盛京(今沈阳)。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康乾盛世下1
相关推荐
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 ,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 ,自此 ,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 二、愈禁愈烈的民间互市 民间互市就是直接与当地商人或民众进行的自由买卖活动,或是民间私自下海所进行的贸易活动 三、从海禁到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 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就可以自给自足 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说: “ 天朝物产丰盈
阅臣民密封奏章,扣压对己不利的报告,收受贿赂,排斥异己,拉帮结派。 朱元璋对丞相胡惟庸专权 极为不满。 因为他 专权 ,即使没罪,朱元璋也要把他杀掉。 洪武十三年正月,有人上书告胡惟庸谋反 .。 朱元璋遂以 “ 枉法诬贤 ” 、 “ 蠹害政治 ” 等罪名,将胡惟庸处死。 胡惟庸死后,其谋反 “ 罪状 ” 陆续被揭发。 朱元璋为肃清 “ 逆党 ” , 借机废丞相并株连杀戮者达 3万余人。
”来抗衡以丞相为首“外朝” 三省执行宰相职务,分散相权。 “重文轻武”、设中书省。 洪武 13年杀了胡惟庸后,朱元璋下了一道诏书,将他的动机暴露无遗: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虽多贤相,然其中多小人, 专权乱政。 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事皆朝廷总之。 以后嗣君, 毋得议置丞相 , 臣下敢以此请者,置之重典。 ” “朕自即位以来
亚 三、社会经济的繁荣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 1)长江沿岸出现不少著名的商品集散地 ( 2)首都北京也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四、文化 大型图书的修订编纂 《 古今图书集成 》 ——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 《 四库全书 》 —— 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1)实质:稳固统治、加强皇权 2)表现:文字狱 3)影响: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根据材料一
, 由皇帝亲临复试,以后成为定制。 考试规则: 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又创设了“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考试内容 ,前后也有很大的变化。 ( 1)宋初进士考试,仍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 诗赋取人。 ( 2)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 ),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 策论考试 ,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思考
说是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 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 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 起,明文规定须“众官皆跪”。 清朝 ,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读史感悟: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总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