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元朝的统一1内容摘要:
、兵、刑、工六部。 大都周围大片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 B、地方行政机构:行中书省 简称“行省”或“省”。 元朝先后设立 10个行省(最大的一个行省是岭北行省)各省下设路、府、州、县。 元朝确立的行省制度,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继秦朝郡县制后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为后世沿用,直至今日。 C、地方特别行政机构: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a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和吐蕃政务的权力机构 宣政院的第一任长官是吐蕃宗教首领八思巴(吐蕃喇嘛教首领,忽必烈尊其为“国师”,曾借用 藏文字母,创制新的蒙古文字,即“八思巴文字”)。 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 西藏自此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b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元朝将少数民族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的统辖之下,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客观上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 由此可见: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民族分化政策 a目的 —— 为保持蒙古贵族的特权,强化统治。 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制造民族歧视。 b内容 —— 元朝政府把全国各族人分成四等。 第一等级是“蒙古人”。 第二等级是“色目人”,包括原西夏人和吐蕃、畏兀儿等西北各族人,以及来到中国的中亚、西亚、欧洲人,其地位、待遇仅次于蒙古人。 第三等级为汉人,指原金朝统治下的女真、契丹和汉族人。 第四等级为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及其他各族人,其身份地位最卑贱。 思考问题:元朝统治者划分等级的标准是什么。 按照征服的先后来划分等级的。 元朝主要官职由蒙古人担任,员额有缺才会依次选用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元朝法律规定: 蒙古人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蒙古人打死汉人,只判充军和赔偿丧葬费;汉人打死蒙古人就要判 死刑。 汉人、南人,。华师大版历史第三册元朝的统一1
相关推荐
育人才的地方 名称 内容 作用 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上的相同与不同点。 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对比表 相同点 背景 性质 目的 结果 作用 失败原因 北宋出现统治危机 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失败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都不可能使北宋政府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不同点 内容 失败原因 变法成效 庆历新政
手诏条陈十事 》 一曰明黜陟,二曰抑侥幸, 三曰精贡举,四曰择长官, 五曰均公田,六曰厚农桑, 七曰修武备,八曰减徭役, 九曰覃恩信,十曰重命令。 内容:改革吏治、发展经济,加强武备等 中心:吏治整顿 二、庆历新政 ——范仲淹 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天下之忧而忧,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到邓州,就在邓州的 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 《 岳阳楼记 》。 三、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 ( 1021-
州之现象,令各州财赋除留必需之经费外一律上缴,由中央财政机构 ——三司统一管理。 收其精兵 : 全国精锐部队悉集于禁军,禁军的布置采取 “ 强干弱枝 ” 、 “ 守内虚外 ” 策略, 20余万禁军之中,京师附近驻扎 10余万,地方分驻 10余万。 重文轻武 宋科举考试图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 宋 汪洙 官、职
說 《 空巢 》 獲 1980年度优秀短篇她的作品被譯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影集 冰心在美国疗养院 与中学同学的合影 冰心与巴金 冰心与叶圣陶 一、朗读课文 二、鉴赏课文 “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 作者为什么说这个 sunset 应译成 “ 落照 ”或 “ 落霞 ” , “ 黄昏 ” 和 “ 落霞 ” 有什么不同。 黄昏使人伤感,落霞 给人一种灿烂的美感。
产总值 年份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① 、促进经济发展 下岗职工再就业 ② 、增加就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00 102 104 106 2020年 1— 9月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价格走势图 月份 指数 ③ 、稳定物价 收 入 支 出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宏观调控的含义 1 宏观调控的 必要性 3 宏观 调控的手段 手段 手段 手段 经济 法律 行政
t o 表示过去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 ,现在已经结束 , w o u l d 则表示有可能再发生。 P e o p l e u s e d t o b e l i e v e t h a t t h e e a r t h w a s f l a t . 过去 ,人们总以为地球是平的。 ( 现在已不再这样认为 ) w o u l d 的其他用法 : 1 ) 用在陈述 语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