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到孟子之夫子自道1内容摘要:
: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 劳,功劳。 (5)少者怀之:年轻人使之怀念我。 【 译文 】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有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使之安逸,朋友使之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使之怀念我。 ” 【 评析 】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 原文 】 子曰: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 译文 】 孔子说: “ 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 【 评析 】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 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 ”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 述而篇第七 》 【 本篇引语 】 本篇共包括 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 ;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 “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 原文 】 子曰: “ 饭疏食 (1),饮水,曲肱 (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注释 】 (1)饭疏食,饭,这里是 “ 吃 ” 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 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 译文 】 孔子说: “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从孔子到孟子之夫子自道1
相关推荐
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衤詹]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女足]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写作背景简介 小序中,已将写作的背景和意图作了交代。 显然是作者晚年被弹劾落职、闲居农村时的作品。 “戏作”,是自谦,也是自嘲,但实际是极其深沉、极其悲愤的浩叹,绝非儿戏的笔墨。
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 通过分析本课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以下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 重点成因:这是今天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每一个劳动者和未来的劳动者都不得不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社会课题,因而成为本框的重点。 • 教学难点: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和方法。 • 难点成因:要找到维护权益途径和程序,不仅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维权意识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当选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6年 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并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 中共中央副主席。 •1959年 4月,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保障普通公民的时候,最终也保不住一个共和国的主席。 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 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着国王的头颅示众时,一位妇女当场昏厥的情景。 处死查理一世 ,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对内政策: ① 政治: (二)巩固革命成果 —— 对 内 政策 战后克伦威尔组织特别法庭,以 “ 叛国罪 ” 的名义判处查理一世死刑。 1649年 1月,查理在白厅( WHITEHALL)被斩决。 这在历史上委实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当 “ 君权神授 ” 的国王头颅被砍掉的这一刻,英国等于通过克伦威尔向全世界宣告
: : : 信奉清教的自耕农(特点) 按勇敢、忠诚提拔(意义) 约法三章(内容) 17 铁骑将军 克伦威尔 • 战胜王军 – 主要史实: • 1644年,马斯顿草原大败王军,使战局出现转折,赢得“铁骑军”称号 • 1645年,纳西比战役,全歼王军主力 • 1646年,结束第一次内战 • 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又一次结束内战 18 1644年 7月, 克伦威尔率领骑兵 在马斯顿荒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