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到孟子之夫子自道1内容摘要:

: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 劳,功劳。 (5)少者怀之:年轻人使之怀念我。 【 译文 】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 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没有遗憾。 ”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年老的使之安逸,朋友使之信任我,年轻的子弟使之怀念我。 ” 【 评析 】 在这一章里,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还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人为处世的态度。 孔子重视培养“仁”的道德情操,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 从本段里,可以看出,只有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 原文 】 子曰: “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 译文 】 孔子说: “ 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 【 评析 】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 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 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 ”这就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孔子的基本精神。 《 述而篇第七 》 【 本篇引语 】 本篇共包括 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 “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 ; “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 “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 “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 原文 】 子曰: “ 饭疏食 (1),饮水,曲肱 (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 注释 】 (1)饭疏食,饭,这里是 “ 吃 ” 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 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 译文 】 孔子说: “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