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顺乎世界之潮流”1内容摘要:
法之亡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激进派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 “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 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提倡进化论,主张变法; 倡导西方的民主与自由 严复 ( 1853——1921),福建侯官人。 资 产 阶 级 维 新 派 代 表 思 想 主 张 特点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 复 政 治 制 度 : 君 主 立 宪 出版 《 孔子改制考 》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 翻译 《 天演论 》 ; 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我读五四以后那些值得我们注意的文化大师传记的时候,发现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说自己曾经在年轻的时候,受到过 梁启超 深深的影响。 …… 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 …… 所以中国尽管没有出现一个象法国或者欧洲其他国家一样的启蒙运动,但是已经有了启蒙宣传家,那就是梁启超。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余秋雨旁述 严复 先生 《 天演论 》 ,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 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 、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 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 20年中读过 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 《 天演论 》 ,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 《 追思严复先生 》 设问: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维新运动的思想影响 评价维新变法思想 ⑴ 进步性 ①它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②它是 爱国的 ,挽救民族危亡,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③ 它是 进步的 ,力图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④它具有 启蒙作用 ,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批判封建君主和封建陈腐文化。 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⑵局限性:由于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特别是康有为、梁启超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虽然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软弱性和妥协性。 维新变法运动实行 103天,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戊戌六君子 孙中山 1866年出生在广东 香山县 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其大哥孙眉资助到香港西医书院读书,毕业后成为一个高明的 医生 ,但后来他认识到 “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 ,而 “ 医国 ”比 “ 医人 ” 更重要。 从此放弃了医生的职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三、走向共和 1897年任 《 时务报 》 撰述,因参加 维新运动 被通缉,流亡日本。 1900年剪辫发, 立志革命。 1903年因发表 《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 并为邹容 《 革命军 》 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 1904年与 蔡元培 等合作,发起光复会。 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 《 民报 》 ,与改良派展开论战。 章太炎,名炳麟 ,中国浙江余杭人,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 中国近代著名朴学 大师。 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人民版历史必修3“顺乎世界之潮流”1
相关推荐
内涵。 一 “智者的启蒙” 智者运动 时间 : 约公元前 5世纪中叶 原因 ①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 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探讨问题: 与人类自身相关的问题 智者的概念: 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 智者言论特点 ① 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 ② 注重实利 ③ 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 智者运动 评价 : 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的先驱 作用 : 启蒙作用 代表人物
不断。 “四海一家救援音乐会” 1985年 7月 13日 Live 8计划不同以以往义演,目的是向世界领导人施压,减免世界最贫穷国家的负债、提高和改善援助,并且为贫穷国家商议“更平等的”贸易规则。 2020年 7月 6日至 8日:八国集团峰会苏格兰召开
world”的录 制现场: 1 月 18 日 — 22 日 (著名摇滚歌手) 莱昂诺和迈克尔 连续 奋斗了 4 个晚上 ,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1 月 24 日 天才盲人音乐家 昆西把磁带用快信方式寄给 了当时美国最有声望的 40 多名歌星 ,并随磁 带寄去通知。 但寄出后他仍有强烈的担忧:这么多的歌星能否都来(要知道 他们是艺术上的劲敌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么多歌星能否顺利完成录制。 1 月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 •。 有何主张。 •。 你还记得公元前 5世纪希腊社会状况吗。 ①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___(民主、专制)政治发达; ___(农业、工商业)经济发达。 ②从 ____到 __________到 ________(均填人名 ),他们的改革都在___(扩大、缩小)公民的权利, __(鼓励、压制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不争 ’ 的思想和‘ 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 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 ‛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⑴含义 ⑵背景 ⑶代表:拜伦 《 唐璜 》 ⒉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叶)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⒉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叶) ⑴背景 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②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
材料反映了 (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D.封建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B 3.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 …… 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惟此浩劫。 ”此种状况出现于 ( ) 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