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内容摘要:
材料三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 1913年指数为 100) 0102030405060708090100英国 法国 德国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材料四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 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民国初期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19121919) 原因: ( 1)发展前提: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 2)政治环境: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推动 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3)社会环境: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爱用国货抵制日货等) ( 4)外部条件: 一战的影响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就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表现 • ( 1)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 ( 2)纺织业(最大)、面粉业(第二大)、火柴、榨油、造纸 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 ( 3)重工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1)结合教材和材料一指出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 分布:范围扩大,主要沿海沿江。 材料一 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行业 厂数 投资额 (万元) 纺织 27 面粉 91 染织 47 火柴 50 缫丝 96 烟草 12 材料二 一些主要行业中, 1912年至 1919年资本万元以上的新设厂家及投资数额,分别超过以前数十年的总和。 ( 2)材料二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发展迅速;轻快重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3)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哪些行业。 原因何在。 行业:纺织业和面粉业。 原因:日常生活物资,市场需求量大;大量出口到欧洲,满足战争的需要。 年产量 (万吨) ≥100 10- 99 1- 9 ≤1 外商企业 100 41 0 华商企业 0 59 100 材料三 民国初年在华外商、华商煤矿比例简表( %) 材料四 外国资本控制了全国机器采煤量的 75%,拥有全国纱锭总数的 46. 7%、布机的 59%。 日本资本控制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 94%。 ( 4)材料三、四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原因何在。 现象:在重工业方面,外国资本远远超过民族资本。 原因: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外国资本雄厚,技术先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封建自然经济 材料五 据粗略估计, 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 %。 ( 5)材料五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特点。 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民族资本主义居于从属地位。 材料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 “ 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 ……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 ( 6)为什么会出现中国 “ 铁厂积货如山 ” 、 “ (纱厂 )大多无利 ” “ 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 的现象。 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7)材料六反映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时间上有什么特点。 短暂 ( 8)从中说明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因素是什么。 由此,谈谈对 “ 独立与富强 ” 关系的理解。 因素: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启示:民族资本主义要想得到真正发展,必须首先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 只有先独立,才能富强。 图二所反映的近代民族工业在轻重工业比例方面有什么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特点: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轻工业较快,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根本原因: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 特点: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②轻工业较快,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与外国资本相比,民族资本力量十分薄弱。 ④封建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⑤时间短暂,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就很快萎缩下去了。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都提供了阶级基础。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1
相关推荐
材料反映了 (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D.封建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B 3.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 …… 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惟此浩劫。 ”此种状况出现于 ( ) 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1927~
不争 ’ 的思想和‘ 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 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 ‛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⑴含义 ⑵背景 ⑶代表:拜伦 《 唐璜 》 ⒉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叶)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⒉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叶) ⑴背景 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②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
(古希腊哲学为什么会从探索物质世界到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 ) •。 有何主张。 •。 你还记得公元前 5世纪希腊社会状况吗。 ①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___(民主、专制)政治发达; ___(农业、工商业)经济发达。 ②从 ____到 __________到 ________(均填人名 ),他们的改革都在___(扩大、缩小)公民的权利, __(鼓励、压制 )公民积极参与政治。
互动探究 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 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许多人反对 „„ 理由一是因为男女在同一个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 理由二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 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 1874年 《 捷报 》 卷12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 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业兴起的原因 假如你生活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时 空 置 换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 60、 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 沿海地区 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概况 官僚、地主、商人 (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