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之二内容摘要:
互动探究 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 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以上材料均摘自毛泽东的 《 中国革命 和中国共产党 》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动。 思路点拨 第 (1)题材料二承接材料一内容,很容易得出答案。 第 (2)题工业革命后列强的对外扩张,利用坚船利炮和廉价商品,对所侵略地区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 第 (3)题注意归纳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及新生经济成分的状况。 答案 (1)自然经济的瓦解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又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 ( ) A.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经济沦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C.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逐渐分离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解析 其“解体”指的是随着外国商品输入的冲击,家庭手工业破产,打破了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的结合,自给自足不复存在,因而必须与市场联系,同时也出现了自由劳动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C 2.至 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 )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解析 这是一道最佳选择题,解答本题首先理解“洋布战胜土布”是指机器生产的商品战胜手工生产的商品;其次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根本原因是价格问题。 D 3.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突出反映了 ( )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之二
相关推荐
材料三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 1913年指数为 100) 0102030405060708090100英国 法国 德国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材料四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 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民国初期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19121919)
材料反映了 (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D.封建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B 3.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 …… 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惟此浩劫。 ”此种状况出现于 ( ) 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1927~
不争 ’ 的思想和‘ 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 的精神,都是从拜伦那里学来的。 ‛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⑴含义 ⑵背景 ⑶代表:拜伦 《 唐璜 》 ⒉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叶)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文学 ⒈浪漫主义( 19世纪初) ⒉批判现实主义( 19世纪中叶) ⑴背景 ①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巩固 ②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纷呈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许多人反对 „„ 理由一是因为男女在同一个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 理由二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 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 1874年 《 捷报 》 卷12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 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业兴起的原因 假如你生活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时 空 置 换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 60、 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 沿海地区 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概况 官僚、地主、商人 (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956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1978年,公有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1992年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归纳新中国建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 • 从公元 1500年以来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看,有四条是促进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因素: 自由市场经济、法治、宪政民主、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 经济学家吴敬琏 《 中国如何走向富强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