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3内容摘要:
材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许多人反对 „„ 理由一是因为男女在同一个厂房里做工,有伤风化。 理由二是工匠操纵机器,技艺不纯熟,容易伤人。 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 ——— 1874年 《 捷报 》 卷12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把有关继昌隆缫丝厂投产后艰苦创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不得摘抄材料) 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三、民族工业的 初步发展 (第一次发展 高潮 ) 思考 : 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 的时间、原因、特点及意义 ? 时间: 原因: 甲午战争 一战 列强资本输出 实业救国的推动 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张 謇( 18531926) ( 18661947)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 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 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当 为父,而实业必为母”,他 欲实业救国、教育救国。 袁世凯的财政管家。 举办 多种实业,有“南张北周” 之誉。 他认为“国非富不强, 富非工不张”,决定振兴民族 实业,走国强民富之路。 南通大学师范学院 南通博物苑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启新水泥公司 王郅隆创办的上海裕元纱厂 范旭东在塘沽创办的久大精盐公司 上海华丰面粉厂 上海华生电器制造厂 纺织业 面粉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第一次发展的高潮 ) 特点 : 沿海多、内地少 轻工多、重工少 比 重 少 意义: 新生产方式 新 气 息 巩固练习 : 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中国封建经济加速解体。 “ 解体 ” 指的( ) A. 封建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 并日益商品化 B. 出现手工工场的行业增加,工厂的规模变大 C. 封建经济停滞,半封建经济发展 D. 封建经济和外商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A ( ) ① 城乡商品交流得到发展 ②东南沿海一带的手工纺织业受到冲击 ③自然经济瓦解 ,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④中国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B。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3
相关推荐
互动探究 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 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三 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量( 1913年指数为 100) 0102030405060708090100英国 法国 德国20世纪初中国商店贴出的标语 1919年北京大学生焚烧日货 材料四 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 这一组火花反映了早期民族火柴业的爱国精神。 这种精神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赖以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民国初期 ,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19121919)
材料反映了 ( ) A.洋商向中国企业提供新技术 B.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束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力量薄弱 D.封建官府对民族工业的压制 B 3.有报纸载文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 …… 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 吾民何辜,惟此浩劫。 ”此种状况出现于 ( ) A.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1927~
业兴起的原因 假如你生活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时 空 置 换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 60、 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 沿海地区 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概况 官僚、地主、商人 (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956年,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1978年,公有制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1992年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归纳新中国建立后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 • 从公元 1500年以来西方各国发展的历史看,有四条是促进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因素: 自由市场经济、法治、宪政民主、思想自由与学术独立。 • 经济学家吴敬琏 《 中国如何走向富强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3)以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代表的企业是在什么情况下获得发展的。 有什么重要影响。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在性质与影响方面的比较与联系。 第 (1)题结合时代背景和企业的动力来源分析。 第 (2)题实际考查洋务运动在中国工业化、近代化方面的积极影响。 可从其对民族工业的推动,对外国经济侵略的抵制,对本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对近代化的功绩方面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