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1内容摘要:

业兴起的原因 假如你生活在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想要投资兴办近代企业,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时 空 置 换 如果条件具备了,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兴办,为什么。 年代 地点 产生途径 投资人 著名 企业 概况 19世纪 60、 70年代 上海、广东、天津等 沿海地区 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概况 官僚、地主、商人 (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 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机器大生产 ,技术 依赖 于外国,投资 资本额较小 ;主要分布在 轻工业 部门, 沿海 地区 两条途径 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初步发展(第一次发展高潮)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第一次发展高潮的原因有哪些。 甲午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爱国人士“设厂自救”“实业救国”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形势下,为解决财政危机,不得不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时间 新设厂矿总数 投资总额(千元) 平均每年新设厂矿数 每年投资额 (千元) 1895—1913 583个 3031个 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概况 初步发展时期的近代企业 张謇 南通 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 无锡 保兴面粉厂 周学熙 唐山 启新洋灰公司 刘赏 冯济川 山西 保晋矿务公司 张謇 晚清状元,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一生创办了 20多个企业, 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夫世界今日之竞争,乃是农工商的竞争;农工商之竞争,实是知识、学问、教育之竞争。 ”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 张謇 (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